10日,丰田公司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743万辆汽车,这个数字几乎追平丰田汽车去年795万辆的全球销量,是继1996年福特召回790万辆汽车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单次召回事件。其中在中国预计召回139万辆汽车,也创下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最大召回规模。
无独有偶,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日审议通过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标志着汽车召回从部门规章正式升级为国家法规。“最大规模召回”背后,中国汽车召回制度正在升级。
丰田10日宣布,因电动车窗缺陷,将在全球范围召回743万辆汽车,其中,在美国预计召回247万辆,在欧洲和中国预计召回140万辆和139万辆,召回车型包括凯美瑞、皇冠、RAV4等。
事实上,自2009年开始,丰田就因驾驶室垫脚、油门踏板和刹车系统等多处缺陷,在全球累计召回汽车超过1400万辆。
但值得注意的是,丰田“召回”此前很少涉及中国市场。2009年,因脚垫滑动卡住油门,丰田在美国召回426万辆轿车。2010年,因油门踏板出现故障隐患,丰田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启动汽车召回,但在美国和中国的召回数量差距显著,分别为230万辆和7.5万辆。车型方面,美国召回凯美瑞、RAV4、卡罗拉、汉兰达等多款车型,中国仅召回RAV4一款。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召回的原因是驾驶座电动车窗开关存在缺陷,并不涉及汽车安全,迄今为止也没有出现因该缺陷而引起的事故和伤亡报告。因此,丰田此番在华召回数量之巨大引发了业界猜想。
业界评论员孙晓红说:“丰田没有绕开中国市场,可能是为受钓鱼岛问题影响而大幅下滑的中国市场占有率做一个弥补,并希望以此增加中国消费者对丰田品牌的信任。”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虽然丰田启动在华最大规模召回有稳定中国市场的考虑,但此前除了丰田以外,也鲜有汽车品牌主动召回,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中国汽车召回制度的缺失。
对于中国民众来说,“汽车召回”这个词并不陌生。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关于汽车召回的新闻屡见报端。但和国际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召回份额却少之又少。国内自主汽车品牌更是鲜有召回举动。
虽然早在1994年,我国就已出台相关召回制度,但民众对于“召回”认识的误区、企业出于品牌形象和成本的考虑、国家监管方面存在问题等多重因素导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始终落后于发达国家。
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实施召回778次,涉及汽车2220万辆次,超过美国市场当年的新车销售总量。而中国在200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后,当年汽车召回数量为130万辆,仅相当于全年1300多万辆销售总量的十分之一。
事实上,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检测及管理水平都要明显优于我国,但是从召回次数和规模来看,我国的“问题车辆”似乎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
针对“召回即代表产品不合格”等思想误区,专家指出,“召回”其实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保护。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告诉记者,由于汽车的生产异常复杂,安全隐患很难避免。“召回”实际上弥补了汽车在生产、检测环节中的缺陷,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特殊的保护。此外,对于厂家而言,“召回”可以减轻其可能面临的更大经济损失,有利于体现其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不少专家认为,在成熟的汽车市场,“召回”是一个很正常的步骤。贾新光指出,和国外相比,中国的汽车召回制度比较落后,拒绝召回、隐蔽召回现象突出。而这一切随着我国召回制度的升级,将有望得到改善。
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标志着汽车召回从部门规章正式升级为国家法规。《草案》规定,“生产者经责令召回拒不召回的”,将被处以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2%以上1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许可机关吊销有关许可。
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邱宝昌表示,《草案》的出台对保证汽车质量、减少车辆缺陷会起到一个积极的警示作用。
专家提醒,召回常态化以后,在实施过程中将面临告知难、更换难等一系列考验。对此,贾新光建议,企业应通过4S店,将符合召回标准的车型通知每一位消费者,而厂家也应该及时对操作人员组织相关培训,让其熟练掌握更换技术。
“消费者也应走出心理误区,不要一提到召回,就认为是产品质量不合格。”湘财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陈李说。他同时建议,中国汽车召回制度升级后,政府要加强监管,消费者要积极响应,通过多重途径维护消费者自身权益,促进汽车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