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联储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但是这似乎没有给当下低迷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的信心。24号,纽交所的原油期货价格下跌了1个百分点,创下了8月份以来的新低;包括黄金在内,多种贵金属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的下跌。那么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多个主要经济体接连推出刺激经济计划的背景之下,为什么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反而出现了下跌?油价、金价的走势又将预示着怎样的经济走势?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涨跌互现,大宗商品价格再现变数,看涨看跌,石油、黄金价格走势如何?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之后,各国轮番推出刺激政策,全球经济能否借此回暖?
由于全球经济趋软、美元开始走强,国际油价9月24号再次出现下跌。纽约市场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96美分,收于每桶91.93美元,跌幅为1.03%。黄金方面,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12月交割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1764.6美元,跌幅为0.75%。此外,由于美国、欧洲公布的疲弱的制造业数据显示经济形势还没有好转,引起了投资者对需求的忧虑。24号伦敦金属交易所基本金属期货价格全面走低。当天收盘的时候,伦敦金属交易所3个月期铜的非官方结算价格为每吨8207.05美元,比前一个交易日下跌110美元,跌幅为1.3%。
实际上,从9月14号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除了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从每盎司1755美元左右,跳涨到最高1773美元以外,原油、期铜等大宗商品都在持续回落。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已从每桶99美元,回落到每桶91美元左右,伦敦期铜从9月14号的每吨8400美元左右,下跌到每吨8200美元左右。
由于之前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相继推出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基本金属期货价格提供了一定的支撑,高盛集团最新发布的报告预测,未来12个月内,对大宗商品进行投资将可实现高达18.2%的投资回报率,其中能源和工业金属投资领先,特别是美联储推出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将在2013年上半年推动铜价上涨。另一家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也认为,尽管市场充斥着不确定性,但2013年大部分时间内,特别是下半年,全球供需平衡有偏向趋紧的风险,原油价格将维持在每桶95到130美元的区间。
姚广(银河期货公司总经理):对于整个未来的市场,由于它不断地在投入,货币者在不断地涌入市场,我们大概可以看到,像这种大宗商品里面,尤其有金融属性的这种品种,黄金、白银,包括原来我们看到的铜等等,可能整体还是会有一个向上的趋势。
张燕生:人们会在量化宽松钞票多的时候选择投机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首先,全球最新的制造业的采购经理指数PMI,包括欧洲、美国以及新兴经济体的PMI,都是在50以下。则也就意味着世界主要国家和全球的经济都有收缩,那么在收缩的情况下,用量化宽松QE3的方式来打强心针,而且一针一针的打,那么实际上来讲,也就是大宗商品供求关系的基本面并不好。
另外,我们会发现美国、欧洲和世界主要的国家用量化宽松的方式印钞票,发货币,在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大宗商品的供求基本面不好,但钱多了,那么就会出现美元的贬值,就会出现美国资金的利率下降来刺激需求。还有,就是由于美元结算的大宗商品的结算货币的原因,就会产生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和投机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它并没有消除全球的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基本的面。因此人们会在量化宽松钞票多的时候投机,但人们总担心自己会成为最后一个接到绣球的人,因此他随时准备逃,因此强心针只能够一时建立起人们的信心,但基本面还是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一个基本的走势。从投行的角度来讲,他们预测是比较乐观的,因为他们相信钞票多了,人们总会去炒作,投机炒作大宗商品价格,因此他们还是看好全球的油价,全球的基础的金属和黄金的价格。
刘戈:在这段时间里 一些大宗商品会在相对下跌的空间里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按照QE1和QE2,就是4年前和2年前的经验来看,都好像是这么一个过程。比如在2008年11月第一轮量化宽松推出以后,当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在2009年6月份以后,大宗商品的价格就都起来了,那么2010年仍然是这样。按照过去的经验,强心针一打,不会是在一两个月之内,可能是在五六个月,七八个月之后,它的效果就出来了,然后大宗商品的价格就起来了。
另外,最近两三周,在9月初的时候,中国那么推出了,发改委批准了2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这样一个规划方案。在那之后,在9月的上半个月,很多包括一些以铜为代表的金属,它的价格都在上涨。而这时候整个市场上,都在等着那只靴子掉下来,也就是QE3是不是来,所以有了这样的一个明显的预期以后,所以其他的包括原油,包括铁矿石等等都有上涨的趋势。到了9月中旬,9月14号以后,QE3已经推出来,这只靴子已经落地了,很多厂家已经落道为安了,所以在这段时间,一些大宗商品就会处于一个相对下跌的空间里面。
丁一凡:真正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往上涨的是货币供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现在整个世界经济都不太振兴,实际上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需求,中国是唯一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增长还比较好的经济体,因此中国的需求,稍微有一些方面性的政策性的导向,说我们的需求会有所增长的话,马上就会带动大宗商品期货的价格上涨。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也是一种借口,因为真正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往上涨的还不是需求,还是货币供给,主要就是最近美联储搞的这一系列量化宽松政策,每个月都要放那么多新的货币出来,而现在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么多新的流动性基本上都流到了商品期货市场。
刘戈:铜价的上涨有中国刺激经济举措的因素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可能不同的大宗商品在目前的情况下,遇到的情况还不太一样。铜为什么会涨?因为铜的使用范围非常清晰,最多的是在电力行业,电缆电线使用铜;另外机电行业,电动机、发电机这些行业;家电,比如冰箱和制冷系统的铜管大量使用铜;还有汽车行业,当然房地产也使用一部分,相对而言它比较清晰。所以当中国宣布有25个城市可能在未来几年,会有8千亿到1万亿这样的一个投资规划,那么它和铜就直接相关。所以它的涨幅就比较明显,而原油受到的影响因素就更多一些,地缘政治的因素,甚至美国大选的因素,那它都是相对而言,它可能比铜这样的一些金属,更复杂一些。所以它体现出来的这种直接波动虽然也有,但不如铜这么剧烈。另外铁矿石虽然随着QE3的推出,有一定的变动,但是相对而言,就不那么清晰。所以在这里面,铜就显得一枝独秀,或者说显得特别显眼,那么它应该是和中国刺激经济这样一个方向,或者说这样一个项目是密切相关的。
张燕生:中国是以结构性调整为主 刺激经济方案为辅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世界经济基本的态势实际上是全球减速,美国减速,欧洲减速,日本减速,中国减速,也就是说,全球的基本面从大宗商品供求关系的基本面来讲,有效需求是严重的不足。从经济的刺激方案来讲,我们会发现,它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方式从目前的国家,比如韩国,实际上出台的新的一揽子政策只有56亿美金,而且大部分都是在降低个税,降低老百姓购置房屋、汽车的购置税和扩大财政的支出,更多的还是结构性的微调。印度,今年的GDP的增长预测也是下调,那么印度目前出台的新的政策也就是降低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也是微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危机仍然把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深陷泥潭里,它希望用量化宽松发钞票的方式,能够刺激需求;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会发现像韩国、印度、中国这几个国家,实际上来讲,它更多的还是结构性调整为主,刺激经济的方案为辅。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大宗商品的价格在没有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光是靠发钞票,光是靠投机炒作,光是靠地缘政治,这种价格的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带来的利弊都是非常明显的。
张燕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很难说是经济刺激的方案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对中国经济来讲,实际上我们目前所讨论的最多的是,8月份的信贷有了一个明显的增加;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国家有关部门在审批项目的速度有所加快;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各地政府出台了很多的一些一揽子的投资项目。实际上,我总的感觉就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和地方的角度来讲,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在“十二五”,也就是2011年到2015年所确定的一些投资的项目。
另外,从投向来讲,重点还是我们在“十二五”中间,比如说城市化,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和城市内的一些快速轨道交通,也就是我们城市化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的一些基础设施的项目,这些项目我个人觉得很难说,它是经济刺激的方案。更多的还是按照我们既定的“十二五”规划和整个的科学发展的主线在走。因为我们知道,目前绝大部分的经济学家的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中国的下一步,经济增长的潜在水平一般是在7%到8%左右。中国的GDP在7%到8%就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比较正常的速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更多的还是采取微调和结构性调整的措施来应对当前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
刘戈:大宗商品上升的结果由中国来承受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如果由于欧美这些国家的货币宽松政策,最后导致大宗商品的上升,那么最后的结果是谁来承受呢?是中国,中国是最主要的承受国,尤其是在金属领域,包括是钢铁这样的黑色金属,还有铜铝等等这些有色金属,因为我们是一个制造业大国,那么最后的这个结果是由我们来消化的。所以在2008年的时候,当我们遇到金融危机的时候,那个时候应对是出重拳,现在恐怕我们得要来太极推手,也就是说,在今后的几年里,用稳健的原来计划基础建设设施的步骤来实现我们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
刘戈:中国要有定力能够坚持住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要以不变应万变,要有定力,尤其比如像房地产行业,现在可能这种声音又很大,由于钢铁行业的滑坡,那么可能大家就又说靠房地产来刺激经济,但是我觉得既然已经定了政策,那么就应该有定力能够坚持住。
张燕生: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的干预和管制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目前确确实实我们的中国的企业面临的问题,第一是缺订单,不仅仅是订单少了,而且是成本贵了;一个方面,缺工人;一个方面,缺技术,怎么办?我觉得在目前复杂的全球形势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情况下,我觉得第一个还是要采取大规模的减税,让企业轻装上阵转型,第二。我觉得还是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的干预和管制,让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要跑的比兔子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