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月25日)上午,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第三十九期“经济每月谈”会议,主题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演讲中表示,把社会资金引入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步推进,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郑新立表示,根据上一次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当前我认为我们面临的挑战也能够转化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机遇,关键是要尽快地确定扩大内需的重点,要运用计划、财税、金融三大调控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形成拉动经济增速止跌回升的强大合力。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稳增长”的目标,郑新立建议,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现代化建设,现在加快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 郑新立表示,社会资金大量富余,都在那儿寻找出路,如果允许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现代化,就可以大大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另外对于优质绿色农产品需求旺盛,这三个条件成为农业现代化千载难逢的机遇。只要我们运用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现代化,就能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 同时,郑新立介绍称,在岳阳市的华容县一个粮食产区看到了一个现象,感到非常兴奋,这个村子有70多户,一共800亩水田,全村的地现在都集中让党支部书记给种,党支部书记就变成了全村的佃户,一亩地一年是转包费700块钱,劳动力出来愿意给打工也可以,一个工一天是130块钱,不愿意在当地打工的到城里去打工也可以。我们算了个帐,如果两口子到城里打工,一个人现在平均的农民工收入是一年25000,两个人一年是5万元,家里土地转包费7千块钱,加在一起是将近6万元。就是国家统计局规定的中等收入家庭的下限,中等家庭收入年收入是6—20万,不在家种地到城里打工很快就可以进入到中等收入家庭,所以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这个党支部书记种了800亩水田,一年种两季,购置了全套的农业机械,大棚育秧可以提前半个月,亩产可以提高5%,所以现在把社会资金引入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步推进,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此外,郑新立还指出,从世界上来看,所有的现代化国家,也就是说摆脱了中等收入陷井,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国家,城市化率都在70%以上,我们现在城市化率只有50%,农业劳动力还有2亿8千万人,一人只能种6亩4分地,如果这个状态不改变,我们想走出中等收入陷井进入高收入行列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就需要我们把社会资金引导到农业现代化上来,因为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金,靠财政的投入不行,财政投入只能作为诱导型资金,靠农民自身的积累也不可能,所以农业的收入本来就比较低,只能制定一个政策,引入社会资金,加快农业现代化,培育加强农场、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