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5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预计,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10%左右。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曾在年初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将增长11%左右。与之相比,本次报告将增速下调了1%,并提出:“中国制造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潜在增长率下降已成大势所趋。”。
对于当前的工业运行情况,报告表示满意,称“今年在外需明显减弱的情况下,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仍保持了10.3%的增长速度,无论是与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相比,这个速度都是不低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工业生产增速已呈现出缓中趋稳迹象,4-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3%、9.6%、9.5%和9.2%,未出现大幅波动。”
然而报告同时表示: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7%,2011年增速达到13.9%,预计2012年增速在10%左右。从国内外的发展环境来看,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要更加复杂,存在更多变数。外部需求萎缩与内需增速放缓相互交织使得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增加。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在有关部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被认为是得以保证经济增长8%的充分条件。所以自2009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年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的预期多为11%。然而本次发布的报告则称,中国制造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潜在增长率下降已成大势所趋。
报告还称:“2011年下半年以来,工业经济增速出现了新一轮的下滑,这是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国工业经济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增长以后,所必须面对的调整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室副主任原磊提出,要做好未来几年内工业运行情况都可能处于低速的心理准备。他说,这在表面上看是因为投资、消费、出口各环节的增长动力都不强,深层次上则是因为当前我国工业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都未能很好解决。中国制造业发展到当前阶段,成本在提高,产品竞争力在下降,迫切需要重新安排生产活动,建立新的竞争优势,然而产业转型至今未有明显进展,加上仍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结果就是当前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未来一两年内工业生产从之前的高速增长向下滑落都是必然的,而且这个趋势很可能较长,甚至是好几年。即使个别月份出现反弹,也改变不了整体趋势。”原磊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报告建议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切实纾缓企业困难,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带来的影响,防止工业增速进一步下滑。同时,要把工作的着力点继续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上,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工业发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