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续十周逆回购 传递货币松动趋缓信号
2012-08-28   作者:王宇 高立 王子微  来源:新华网
 
【字号
  中国人民银行28日发布公告,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共计1250亿元。
  这是中国央行自6月下旬以来连续第十周于公开市场进行逆回购操作。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逆回购的频繁使用,准备金率下调等货币工具的使用时点将进一步推迟。基于对物价、房价反弹的忌惮,中国央行自二季度以来货币调控松动的节奏或将放缓。
  “央行周一上午就向交易商进行了7天、14天逆回购操作询量,此次继续开展大规模的逆回购操作,意在避免略微回暖的资金面重新收紧。”有银行交易员指出。
  逆回购是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属于中国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算上本周操作,自6月26日以来,中国央行已经连续十周于公开市场进行逆回购操作,创下自2002年6月以来连续逆回购操作的最长时间纪录。就在上周,中国央行当周抛出3650亿元逆回购操作以熨平短期市场资金波动,以致当周净投放规模创下7个月来单周最高。
  逆回购的频繁使用,削弱了市场对于准备金率下调的预期。此前,中国央行曾于2月、5月两次下调准备金率,随着6月、7月两次下调基准利率,市场曾一度认为8月份将是央行准备金率调降的时间窗口,不过,随着逆回购的日趋常态化,市场对于短期内降准的预期明显黯淡。
  “单周逆回购所释放的资金量接近下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逆回购作为短期平滑资金压力的工具对于目前阶段性的调整还是比较有效的。而下调准备金率则影响比较深远,其乘数效应对于未来物价、房价的走高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
  “更多运用逆回购,可以主动、精准调节每周的资金面。”瑞银证券的一份分析报告认为,与降低准备金率相比,逆回购在调控流动性上具有更加灵活、精准的特点:当资金面偏紧时,央行可以通过增加逆回购操作主动净投放资金;当资金面略微宽松时,央行可以通过逆回购到期后不展期实现资金的净回笼。“降低准备金率,相当于一次性释放了长期资金,很难在短期内再度通过上调准备金率来回收。”报告指出。
  逆回购的连续使用以及准备金率的引而不发,被一些经济学家视为货币调控的新信号,凸显出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两难局面。“在现有的货币政策体系下,既要保证经济稳增长对流动性的需求,又要稳定市场对房价和物价反弹的预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面临着两难。”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认为,过去两个月央行的连续降息虽然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但却刺激了住房市场价格的反弹。
  “7月房价上升的城市较6月增加了一倍,再加上物价方面呈现出的反弹苗头,通货膨胀压力将有回升之势。这些都是央行货币政策必须权衡的事情。”易宪容指出。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二季度楼市的回暖,房价反弹的压力日趋明显。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继6月楼市量价齐升后,7月市场回暖加速。新建商品住宅中,50个城市环比价格上涨,比例超七成。
  接受采访的一些专家认为,尽管稳增长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基于对物价和房价反弹的忌惮,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的松动节奏或有所趋缓。
  “目前广义货币(M2)增速已经接近年初决策部门定下的调控目标,加上下半年物价、房价可能上涨带来的新压力,面对目前尚不明朗的前景,政策进一步宽松还需谨慎。”连平认为。
  “当前的稳增长目标需要货币政策的相对宽松,但这又与长期的控房价目标有所抵触,从而制约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放松力度。”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考虑到美联储出台QE3可能性的上升,中国货币政策放松的节奏和力度将有所降低。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央行逆回购3650亿创单周天量 已相当于一次降准 2012-08-24
· 央行单周逆回购量创年内新高 2012-08-24
· 央行为何如此重用逆回购 2012-08-24
· 央行巨量逆回购或常态化 2012-08-24
· 央行周四开展1450亿逆回购 单周净投放创年内次高 2012-08-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