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22日在香港开幕。与会嘉宾就年会主题“全球经济转型与中国海外投资新模式”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政要和专家普遍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经济要稳中求进,必须坚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企业“走出去”的同时,需要加强风险防控,并且充分利用好香港战略平台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从一个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转变为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已达3800亿美元,投资涉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达到1.8万多家。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年会开幕式上致辞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仍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机遇期。眼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消除,各国都提出再工业化,发展实体经济。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投资并购的机会增多,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中国企业和欧美企业在市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互补性较强,双方的合作空间比较大。中国企业投资欧美发达国家,不仅可以拓展市场,更可以学习和获得品牌等要素,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此外,东盟等一批新兴市场正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发展愿望迫切,发展潜力巨大,资源相对丰富,要素成本相对较低,也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进行梯度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 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表示,海外投资不能仅仅考虑规模、速度,更要考虑如何利用企业的分工体系,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尽管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全球范围看,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仍处在初级阶段,大多数“走出去”企业缺乏风险控制能力和全球资源战略。 他指出,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要加强企业间的协调和沟通,避免恶性竞争。正在“走出去”的企业,还要注重海外投资模式的创新,除了建立海外销售网点,开展海外组装加工等较为传统的投资方式以外,有条件的企业还要尝试海外并购、股权置换、品牌推广等国际通行的国际投资方式,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从投资领域看,过去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大多集中在资源开发和加工制造业,今后的海外投资应集中在产品加工、高科技等附加值较高的领域的投资,并加强与国内产业链的衔接,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王忠禹认为,从长远来看,要真正实施好“走出去”战略,必须努力培育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使他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整合资源,建立自主的国际生产体系,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香港已逐步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大门。商务部统计显示,内地对外直接投资中有65%通过香港投放到世界各地。香港中国商会主席陈经纬表示,香港作为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平台,正在实现自身功能角色的转变和提升。香港已经从过去企业自身到内地投资为主,转为联合内地企业到香港、海外投资相结合;从过去邀请内地企业来香港招商引资为主,转为搭建平台,吸引全世界到香港招商相结合;从过去邀请外国投资者到香港与内地对接交流为主,转为邀请内地机构、企业,到香港与外国招商机构、企业对接。“这一重大转变尽管刚刚起步,但已是大势所趋,势不可当。”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说,“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表示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香港应当用好国家给予的支持,同时配合和支援内地企业,利用好香港在市场推广、低税制、企业管理以及金融和其他专业服务等各方面的优势,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在世界市场上拓展业务,建立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