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西澳项目再延工
或面临近30亿元索赔
2012-08-22   作者:王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号

  由于西澳Sino Iron磁铁矿项目再度延迟投产,中信泰富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下称中冶)之间的关系更趋于紧张。
  8月16日,中信泰富主席常振明在上半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Sino Iron项目第一条生产线试运行将再度延迟,由8月底延至11月,并对此感到失望。
  这是中信泰富今年第三次推迟投产日期。早在2006年,中信泰富就开始投资位于西澳的Sino Iron磁铁矿项目,西澳迄今为止没有成功的磁铁矿开发项目。Sino Iron项目原计划2009年上半年投产,总投资11亿美元。
  但截至今年6月底, Sino Iron项目总成本已攀升至78亿美元(合约496亿人民币),相当于北京“鸟巢”总投资额的16倍,并且很可能继续增加。
  中信泰富方面再次将投产延后的主要原因归于承包商中冶负责的选矿主工艺部分,中冶负责Sino Iron项目选矿厂的设计、采购和施工。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中信泰富与中冶由于未按时完工发生纠纷,相关政府部门介入调停后,双方的合作才得以继续。
  对此,中信泰富专门与中冶签订了第三份补充合同,中冶承诺第一条生产线将于今年8月31日前投产,如果中冶延误了规定的工期而使Sino Iron项目蒙受损失,中信泰富有权按照合同价格的0.15%向中冶按日索赔,每日赔偿额高达500万美元,最高赔偿额为5.3亿美元。
  由于再度延期3个月,中冶的赔偿额将高达4.5亿美元(合约29亿人民币)。

  再度延工
  三个月前,中信泰富对今年8月底实现首条生产线投产的目标信心满满。目前,中信泰富不但宣布将投产期延至11月,并且不能肯定能否在11月投产。
  中信泰富在中报中表示,目前项目调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包括:澳洲的铁矿项目调试程序与中国有很大的区别,调试要求十分严格;控制系统的调试,例如电气室供电系统的调试必须由当地符合资格的电工完成,但由于最近几年澳洲的采矿业迅速发展,这些技工极度短缺;澳洲规定调试需要上百家设备服务供货商的技术人员参与,由此带来涉及工作签证申请的大量复杂而繁琐的工作。
  中信泰富董事总经理张极井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延迟投产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不能为公司产生现金流。
  为此,中信泰富不仅每年要为该项目支付数亿美元的贷款利息,还面临成本继续攀升的可能性。
  虽然常振明在发布会上表示余下项目主要费用的开支不会使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但花旗银行预计,估计有关项目的最终投入可能高达100亿美元。
  对中信泰富来说,投产仅是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投产之后还将面临一系列难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位了解Sino Iron项目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一方面,该项目将面临铁矿石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如果铁矿石价格低于100美元/吨,这个项目几乎没有盈利空间”。另一方面,项目后续开采依然面临澳大利亚严格的环保政策限制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

  矛盾升级
  虽然中信泰富表面上将延迟投产归因于澳洲严格的施工政策,但在私底下,中信泰富将延工的主要责任归于中冶。
  “项目能否投产,关键看中冶,除了中冶承建的工程,其他条件早已具备。”中信泰富一位管理人士在一次会议间隙表示。
  此前,中冶已两度要求中信泰富增资,总金额达17.35亿美元。中冶的理由是“中信泰富更改了工程设计”。
  连续要求增资及无法按计划完工,令中信泰富与中冶的合作关系几近破裂。知情人士称,中信泰富曾一度考虑更改承包方,但考虑到各方因素,其中的因素包括政府部门的协调,最终双方继续合作。
  中冶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抱怨,中冶完全是根据中信泰富的要求进行施工,而中信泰富的很多要求是不合理的,“几乎大部分设备都需要从国内量身订造,不但规模庞大,而且安装起来相当耗时耗钱”。

  一位接近中信泰富的人士则认为,中冶工作效率低于预期,并且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经验。
  另一位中冶的矿业工程师对记者表示,中冶和中信泰富完全是两种商业风格,双方在一起无法融合,“中信泰富更国际化,中冶相对官僚一些”。
  不过,对中信泰富来说,中途更换承包商面临的风险也不小。上述中钢协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磁铁矿生产线建设上,中冶如果做不下来,国内其他公司也很难完成任务,另外,临时更换承包商,将带来更大的工期延误。

  中冶面临赔偿
  按照双方今年签订的补充合同,中信泰富将根据合同总金额的0.15%按日向中冶索赔。按照每天500万美元的赔偿额计算,延迟三个月的赔偿额度约为29亿人民币。
  中信泰富未明确表示将向中冶索赔,张极井仅表示,将按合约办事,但眼下首要工作是让项目尽快投产。
  目前,中信泰富正在对中冶的工程进行详细审核,以解决选矿主工艺部分造成投产滞后的问题。
  知情人士表示,中冶对索赔表示不满,但按照有关部门的调解方案,中冶将为此次延工付出代价。“按照调解方案,超出规定成本范围的金额,谁的工作没做好,谁就承担相关成本。”
  中冶在西澳还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中冶西澳的一位员工告诉本报记者,由于项目成本及工期延误如此严重,技术人员流失逐渐加大。
  由于合作关系恶化,中冶或将失去剩下四条生产线的承包权,中信泰富称,目前仍未确定第三至第六条生产线是否交给中冶承包。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中信泰富已着手寻找国外工程承包商,但尚未最终决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冶子公司被世行列入黑名单 河北项目巨亏74亿 2011-10-15
· 国资委问责中冶恒通方案初定 2011-08-05
· 国资委将对中冶恒通巨亏问责 2011-07-22
· 中冶称巨亏不影响上市公司 2011-07-15
· 中冶集团 2011-07-1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