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照片 |
|
净利润增长超三成的良好业绩,显然无法阻挡光线传媒股东包锦堂悄然撤退的脚步。8月7日至8月10日,这位高管亲属频繁抛售自家股票,在短短四个交易日内,就利用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减持69.57万股;套现1625.15万元。而此前几天(8月3日),公司保荐机构——中信建投“适时”发布研报,为公司呐喊助威,给予投资者“增持”建议,使光线传媒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里持续上涨,并在8月10日创出26.70元的阶段新高,助了套现高管“一臂之力”。
根据光线传媒公告显示,8月3日,光线传媒四位自然人股东包锦堂、黄鑫、包莉娜、洪美文限售股上市流通。此次解禁数量为482.79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其中,解禁股数最多的股东包锦堂持有361.68万股,不仅是公司第六大股东,也是光线传媒董事包凡之父。
为此,包锦堂曾在招股书中承诺,所持公司股份在限售期届满后,在包凡任职期间内每年转让的比例不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在包凡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
尽管光线传媒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6.97%;实现净利润8145.55万元,同比增长34.89%;但是在限售股解禁后的第四天,包锦堂还是对光线传媒迫不及待地进行了第一次减持。
8月7日,股东包锦堂利用集合竞价交易小试牛刀,以25.07元的平均交易价格抛售7.6791万股,套现192.52万元。
在随后的三天时间里,包锦堂频繁现身于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平台。
根据Wind数据显示,8月8日,该股东通过竞价交易以24.60元的均价卖出16.5万股,以22.35元的交易均价在大宗交易平台卖出20万股,套现852.9万元;8月9日,该股东又分别以24.70元和22.32元的交易均价,利用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平台抛售5.17万股和20万股,套现574.1万元;8月10日,包锦堂继续通过竞价交易出让2200股,套现5.63万元。至此,短短四天之内,包锦堂共抛售股票69.5691万股,套现1625.15万元,转让股份占所持股份19%,接近25%的减持上限。
然而令投资者迷茫的是,就在对公司经营状况应该“了然于胸”的高管亲属大肆减持的前夕,中信建投发出题为《估值较低,发展潜力巨大》的研报,对公司前景信心满满,推荐投资者进行“增持”,疑似为高管套现铺路。
8月3日,中信建投发布研报,预测光线传媒2012-2014年EPS分别为1.02元、1.36元和1.80元,当前股价对应2012年市盈率22.12倍,估值较低。研报指出,光线传媒下半年有三个看点:第一,光线传媒电影业务存在较强爆发力;第二,限娱限广令使得卫视日益提高的节目需求被激发,公司娱乐制作产能也将放大并随之升级;第三,新媒体平台的开拓和并购也是公司近几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因此维持光线传媒“增持”评级,目标价28元。
此后,光线传媒从8月3日开盘价22.60元一路上扬,并在8月10日创出了26.70元的阶段新高,6个交易日里,累计上涨18.1%,而恰是在此期间,公司高管亲属连续4日趁高抛售股票,套现逾千万元。
作为光线传媒当年上市的保荐机构,中信建投可谓光线传媒的“老搭档”。2011年,通过对光线传媒的保荐和承销,中信建投实现收入5065.50万元。而光线传媒也成功募集资金143850万元。
上市后,中信建投也一路“力挺”光线传媒。2012年3月19日,中信建投针对光线传媒首次发布题为《内容+平台+整合营销,保障公司业绩高增长》的研报,指出“公司业绩将保持高速增长,且未来存在往新的领域拓展的可能,理应给予较高估值”,将其列入“增持”评级。
在今年4月和7月,中信建投针对光线传媒又相继发出《卫视节目拓展力度加大,全年整体业绩增长无忧》以及《平台拓展,产能升级》2篇“增持”评级报告。
但截至2012年8月16日,按复权价计算,光线传媒距上市首日的74元收盘价已下跌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