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西南部的帕纳尼亚社区,澳籍华人老邱正在自家一栋二层小楼里设宴待客,庆祝乔迁新禧。“我真没想到呀,自己能在澳洲把房子盖起来,”觥筹交错之间,老邱满面红光,不无得意地告诉包括记者在内的诸位来客。应大家要求,老邱讲起了建房经。
移民澳大利亚后,老邱发现当局对住房开发的门槛要求极低,只要有钱、有地、经市政府批建许可,就可开工建房,这让从小对建筑行当感兴趣的老邱感到很兴奋,遂决定自己建房。
首先,老邱花了半年时间去上建筑课,拿到了建筑和木工资格证书。随后,他向一家合作社基金会申请了低息贷款,随后他一口气买了4块地皮、采购了成套建材、工具。这4块地,每块地可建两栋两层高的联体别墅,每栋别墅占地200至300平方米。
他先找设计师设计好房子图纸,然后递交当地市政府审批,通过审批后向社会公示两周,以让左邻右舍有机会提出意见,随后就展开施工。
由于澳洲有各类专业合作社,老邱除完成自己熟悉的木工等施工部分外,把电工、水工、安装等相关工序分包给持有各种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排好进度、时间,轮流上工。
这些技术人员一般都是合作社或者专业协会会员,遇上大型工程,就以合作社集体出现,工程一完毕,他们又化整为零。不少人会一边做大工程,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承包像老邱这样的小工程。
就这样,经过近一年时间,邱先生在第一块地上建起了两栋联体别墅,共约600平方米,院落、草坪俱全,室内布局合理、简约。随后,房子的水、电、气、路等均一一通过多部门验收,交钱办事,干净利索。
老邱的自建房,不仅在贷款、自行采购建材、用工等领域省了钱,还节约了一些税费,粗略算下来较购买商品房节省约20%至40%成本。今后,老邱打算继续他的自建房事业,不仅当房主,还要当房东。
微醺的老邱咂着红酒总结说,虽说不算大工程,自建房的工序和机械设备却一样不少,活计分散零星,进度要环环相扣,只要一环脱节,都会徒增时间和成本。“没有合作社基金会的优惠贷款,没有专业合作社伙计们的帮忙,我哪能在新房里喝酒哩?”他说。
老邱说得没错,正是有了健全规范的住房合作社组织和成熟灵活的合作建房模式,澳大利亚住房建设市场才如此富有效率和活力。
不同于房地产商开发,合作建房是指由住房主体出资、合作建设的住房建设模式。一般是住房合作社融资、购地、并通过专业合作社来建房,而后定向出售或出租给社员。
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七成的澳大利亚家庭完全或部分拥有住房产权,租房户占比不足三成。澳家庭住房自有率稳居西方国家前列,为澳大利亚赢得“房东之国”的美名。记者调查发现,这与澳洲合作建房传统息息相关。
住房合作社自19世纪30年代就已在澳存在、发展。可以说,住房合作社见证了这个英属殖民地最早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为新移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实现“居者有其屋”梦想作出了重要贡献,打下了“房东之国”的基石。
老邱建房的故事说明,精细化分工的现代合作社组织降低了合作建房门槛,弱化了房地产商和大银行在房地产市场的垄断地位,有利于合作社成员以“批发价”谋求融资和各种服务,提高人们的议价能力,为中低收入阶层撑起一把躲避资本盘剥的大伞,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和资本垄断造成的房产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