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日公布的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的同比涨幅,两年半来首度回落到2%以内。
“1.8%的涨幅在市场预期之内。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和此前大力度的控物价措施的见效,CPI涨幅已进入了下行通道。农产品的丰收,更是为此奠定了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指出。
食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和涨幅回落,是CPI涨幅回落的首要原因。从更能反映价格变动最新情况的环比数据看,7月份我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下降0.3%,水产品价格下降0.6%,蛋价格下降2.3%,鲜菜价格上涨0.2%。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虽然7月份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等异常天气导致蔬菜价格出现了一些反弹,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农产品供应旺季,加上粮食连续丰收奠定的好基础,食品价格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有些品种价格还出现了回落。
如同此前物价较快上涨中,猪肉涨价作用突出一样,此番物价涨幅回落中,猪肉价格下降的作用也很突出。7月份,我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8.7%,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7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监测显示,50个城市猪肉(后臀尖)每公斤平均售价7月下旬为24.59元,而去年同期为31.12元。
张立群提醒,当前农民养猪已经到了盈亏平衡点,要注意采取措施稳定猪肉价格,保护农民的合理收益。
此轮CPI涨幅的回落,不计季节性因素带来的微小反弹和波动,总体上已经持续了1年。从去年7月份同比涨幅的高峰6.5%,到今年7月份的1.8%,回落的幅度不小,食品价格的涨幅回落是直接原因,而大环境是经济增速的持续回落。
从2011年一季度起,中国经济同比增速已经连续6个季度回落,从9.7%一路回落到7.6%。虽然目前经济已经出现了缓中趋稳的迹象,但7%平台的经济增速下的总需求,显然弱于9%至10%增速平台的总需求。张立群指出,总需求放缓,反映供需关系的物价自然涨幅回落。
作为CPI的上游,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更加灵敏、直接地反映经济增速的变动,并将进一步传导到CPI。7月份我国PPI同比下降了2.9%,连续第5个月出现负增长,而且下滑的程度不断加深。
当前的货币政策,虽然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但总体依然保持了稳健。加之此前持续大力度回收流动性,以及目前房地产调控的坚定不移,使得当前我国物价走势面临的货币和资本市场环境也没有出现明显反弹。
“目前的CPI涨幅持续下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完成全年物价调控的预期目标应当是有把握的,也为下一步稳增长提供了更大的政策空间。不过,对物价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王军提醒。
当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此前急剧回落的油价,出现了反弹。而美国大旱对市场预期带来的影响,使得国际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了上涨。这些输入性因素对我国物价走势的影响,都值得关注。
王军认为,从短期看,物价走势是涨幅总体下行;但从中长期看,用工、能源、土地等成本全面上涨,通胀压力仍不可小视。要通过技术进步、转型升级来化解成本上涨对物价形成的压力,同时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