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捷径
上海电动车国际示范城运行数据首次披露
2012-08-09   作者:记者 吴华国/上海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资料照片

    日前,上海电动车国际示范城迎来了运行一周年的日子。这天有关全球电动车研发生产、示范运行及潜在消费者调查等一系列极具参考价值的数据首次以“运行报告”的形式披露。透过这些数据,人们可以对电动汽车潜在消费者的心理与市场认知状态、对各品牌电动汽车的实际运行表现与车主使用习惯,得到更清晰全面的认识;也可以从中发现有关电动汽车研发与试验推广的国际合作局面正在形成,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开放与合作或成全球电动汽车突破技术瓶颈的重要途径。

  我国持续支持电动汽车科技攻关

  面对当前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的多重压力,在交通领域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国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战略转型和应对能源、环境难题的重要举措。为突破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瓶颈、推进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美、日、德等主要电动汽车生产国纷纷针对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定产业激励政策、加大研发生产投入,并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中国近年来也为电动汽车的研发与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技术支撑。一方面,从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发布、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启动,到今年4月科技部发布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及近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发布,有利于电动汽车研发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全面形成;另一方面,自2001年至“十二五”初期,国家科技计划累计投入超过30亿人民币科研经费持续支持电动汽车科技攻关,中国电动汽车从无到有,构建了“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初步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新能源车研发推广风起云涌

  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与支持下,我国各地有关节能与新能源车的产品研发及示范推广可谓风起云涌。
  截至2012年6月底,共有83家企业的454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推荐车型目录》。截至2012年3月底,25个示范城市累计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超过1.9万辆。其中,公共服务领域1.68万辆,建成充(换)电站170座,充电桩6400余个,载客超过90亿人次。
  在公共服务领域,北京市共研发出34款纯电动车型并列入国家车辆产品公告目录,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高安屯充(换)电站,为纯电动出租车设立了专门号段,未来个人购买纯电动汽车将不受摇号限制。在私人领域,合肥市已推广1585辆江淮同悦纯电动轿车,以在家庭和单位充电(慢充)为主,累计行驶近1000万公里。
  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形成了一批适应整车需求的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企业。

  开放合作是产业发展重要途径

  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仍需着力突破核心瓶颈技术。虽然中国在电动汽车整车集成,以及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已实现了一些技术突破,完成了初步的产业化准备,但要实现相关规划目标仍有较大难度,需要国际、国内各产学研单位通力协作。
  在中美、中德等首脑会晤机制、世界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机制下,中国科技部分别与美国能源部、德国教科研部、环境部、交通部等签署了谅解合作备忘录。此外,与美国能源部共同发起的电动汽车倡议已得到了1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
  通过务实的科技合作,促进了双边、多边深层次技术合作研究,加强了战略规划部署等方面交流,为共同推动电动汽车技术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共同组建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中德电动汽车联合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研究;确定了深圳-汉堡、大连-不莱梅、武汉-北威州结为电动汽车互动示范城市;自2011年4月中国(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揭牌以来,已有国内外10个公司的11款车型,共计30辆电动汽车陆续进入示范区运行,运行里程达到20万公里。
  专家们呼吁,当前各国应着重在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和配套政策完善四方面继续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集中力量全力突破全新电动汽车系统集成技术,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车用环境适应性技术,提高电池安全性、均一性和系统循环寿命,以及电机、电控系统的稳定性。力争到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有新的重大突破。

  国际示范城运行数据首次披露

  据悉,(上海)电动车国际示范城这次发布的潜在消费者数据采集报告,主要基于示范区数据采集平台2011年所采数据编制而成,样本涉及国际示范区试乘试驾中心所采集的消费者试驾问卷与私人购买电动汽车车辆实时数据;并就《试驾基本情况与认知》、《市场倾向性》、《运行基本情况》、《故障情况》等方面展开论述。
  报告指出,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依然比较陌生,其认知较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信息获知渠道多为网络、电视,而很少有实际驾驶、乘坐电动汽车的经验。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达64.9%的人认为自己对电动汽车基本了解,9%的人有过驾驶电动汽车的经验。有鉴于此,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依然是让消费者试乘试驾电动汽车,切身感受。
  在故障总结与分析章节,报告针对某些电动汽车特有的故障逐步找到原因及解决方案:“根据实际考验与国际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电池整体密封封装液体冷却系统是保证动力电池在各种纷繁复杂外部环境稳定运行的主要方向。保证车辆接插件绝缘层及其密封性能,对电动汽车设计和制造工艺是一个考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春节后正式投入运营 2012-01-31
· 电动汽车充电四项标准发布 2011-12-28
· 首批纯电动汽车亮相苏州 2011-12-15
· 电动汽车换电体验中心广州亮相 2011-12-15
· 德国电动汽车“迟到”不输势 2011-11-2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