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梯次状向敦煌逼近的库姆塔格沙漠。 |
|
沙漠都江堰分水沟。 |
|
敦煌疏勒河下游的胡杨树林。 |
张骞“凿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古老的丝绸之路由此诞生。
但是,这条看似繁荣其实险象环生的古道,并非通衢大道。除了漫漫旅途外,对疲惫的商贾来说,他们还不得不面对九死一生的沙漠。
在西去的路上,横亘在他们面前的首先就是库姆塔格沙漠。这个位于敦煌西面、如今被称为中国的第三大沙漠,迫使丝绸之路在这里不得不一分为二,行走在丝路上的商队在敦煌打尖补给后,分道扬镳,南北分路环沙漠而行。
丝绸之路的历史有多悠久,库姆塔格沙漠的影响就持续了多久。200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库姆塔格沙漠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严峻。
沿着阳关到玉门关一线行走,在阳关镇的西面,可以看到迎面而来的库姆塔格沙漠。远远望去,沙丘一浪接着一浪,犹如年轮般清晰可见,呈阶梯状依次向敦煌推进。
为了遏制沙害,近年来,敦煌不断寻求治沙防沙、防止生态恶化的新途径。在库姆塔格沙漠边缘的阳关镇,一项“沙漠蓄水涵养水源反渗透水利工程”成为沙漠拦路虎。在波浪般推进的沙丘前沿,这项被称为“沙漠都江堰”的生态治理工程,硬是挡住了沙漠东进的步伐。
今年6月5日,敦煌市及其周边的肃北、阿克塞等县普降暴雨,敦煌的降水量达66毫米,肃北降水量达45毫米。由于敦煌地势较低,周边的洪水都汇集敦煌,引发了敦煌大泉河、党河、西土沟发生洪涝灾害。然而,阳关镇却没有受到来自西土沟洪水的危害。阳关镇负责人说,多亏“沙漠都江堰”分流了洪水。
阳关镇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门户和“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每年都发洪水,村民的葡萄、房屋经常被毁。”阳关镇龙勒村村支书鲁银花说。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每当听说肃北和阿克塞下暴雨时,村里的人都会倾巢而出,守在河道上。
如今,当地群众不再有这种担忧了。由敦煌飞天生态科技园建设、集洪水利用—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循环经济于一体的“沙漠都江堰”,成了阳关镇的保护伞。
记者了解到,这项分洪工程,由敦煌飞天生态科技园董事长何延忠个人投资1.6亿元、历时十年建成。2001年,作为敦煌市的招商引资项目,何延忠来到阳关镇,兴办敦煌飞天生态科技园,投资8000余万元,建成了集科研、养殖、加工、生物提取、生态保护为一体的亚洲最大的沙漠高寒冷水鱼生产基地。
阳关镇位于西土沟下游,西土沟是多年来被洪水冲刷的一条河床,有数百米宽,遍布着沙丘。每当暴雨来临,洪水都会卷着沙子咆哮而下,直冲阳关镇。看到洪水频繁地给群众造成损失,何延忠决定从西土沟开始治理。2005年,一项名叫“分洪涵养水源沙漠渗透过滤净化工程”开始建设。
何延忠的办法是,开凿“梳子”状的分洪渠道和拦水坝,将洪水通过齿状拦水坝,逐级拦截分流到沙漠里,化整为零,逐渐减少洪水流量,进而减轻灾害威力。
记者了解到,针对风沙水患,“沙漠都江堰”开凿了分洪河道21公里、修筑梳流堤坝13条、筑起了20多公里“沙漠长城”、梳流化解了—次次洪水对阳关的破坏,特别在2011年肃北、阿克塞和当地三县洪水汇积阳关的危难时刻,多级梳流工程将90%的洪水化整为零,降低水位,减缓流速,成功梳流化解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使阳关镇村庄和人民、几万亩农田、林地免遭毁灭性的灾难。
“沙漠都江堰”不仅是防洪工程,还是一个洪水渗透过滤净化工程。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元红说,将洪水进行分洪拦蓄,通过沙漠过滤后,在地势低洼的阳关一带渗透出来,成为清水,水害变成水利,既可以补充地下水,也能保证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
记者在飞天科技园不远处的山崖上看到,渗透出来的清水,潺潺而流。敦煌市水务局的数据显示,西土沟的渗透水量由以前的0.35立方米/秒增加到了1立方米/秒,渗水形成了月亮湖、九连湖等湖泊,蓄水面积3100多亩。
“生态环境改善了,这里才有出路。”何延忠始终这样认为。从科技园建设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构筑库姆塔格沙漠边缘的绿色屏障。十余年中,何延忠植树造林,生态绿化面积达到2.6万亩,荒漠化治理达到56平方公里,防风固沙30多平方公里,形成了一条20多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
如今,在库姆塔格沙漠边缘,已经有了宽度近千米的植被带,沙丘间怪枣、红柳和梭梭生长茂盛,芦苇也开始冒尖。敦煌市林业局的监测显示,十余年中,科技园旁边的沙丘再没有移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