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风险颇多 海外“淘金”需审慎
2012-08-06   作者:李黔渝 李惊亚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早些年的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到海外发展,就像一阵‘淘金热’,对海外资源、市场较为依赖,现在他们发展思维正在变得更加审慎。”在日前召开的“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说。
    从劳动力成本高,到生产安全,再到环保审查,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后不得不面对更多预想不到的问题和挑战。芮捷锐说:“现在在澳大利亚投资的中国企业对项目初期的技术调查越来越审慎,并努力寻求金融服务商、环境专业顾问、政治顾问等专业团队帮助企业运营。”
    2011年,超过280家中国国有企业项目落地澳大利亚,投资总额超过960亿澳元。芮捷锐预计,未来几年这个数字还会上升。
    在贵阳会议上,多位参会人士在演讲或论坛发言中盘点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发展现状时表示,中国海外投资主体和发展方式已经趋向多元化。
    “就中国对欧盟投资企业近年发展来看,已经从贸易流通型逐步扩展到生产型、服务型和研发类,一批具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也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翟谦说。
    作为成功走出国门并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中国民营企业之一,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颠覆传统商业伙伴概念,通过与国际非政府组织、政府、高校等利益相关机构开展“创造性合作”,在尼日利亚、马里、贝宁等多个非洲国家,建立黄麻种植地和加工区。在帮助当地解决贫困和就业的同时,将黄麻加工成高档纺织产品销售到欧洲地区,作为从非洲而来的新型环保产品,得到欧洲免税资格的同时也赢得了国际市场。
    “紫荆花公司走出国门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施建军说,“中国企业通过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等合作,积极拓展发展思路,在中非“南南合作”背景下进行国际投资,利用非洲贫瘠土地,在自己获得低成本价格优势的同时,达到扶贫的目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施建军坦言:“客观来说,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风险,包括政治、法律、经营、管理、知识产权等风险,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关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战略规划特别顾问徐波说,中国企业应更注重打造文化品牌价值,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公共事业,回馈当地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找到走向世界的捷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国企业负债占GDP比重已达107% 预警实体经济 2012-08-06
· 非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开闸 2012-08-06
· 专家:从宏观视角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2012-08-06
· 小企业陆续倒闭 中国部分地区初现农民工提前返乡潮 2012-08-03
· 上半年房企业绩不佳 利润下滑引资金链趋紧 2012-08-0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