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不断挑战新低,也挑战着投资者的底线与耐性。
每一次熊市形成的原因都是不同的,但每一次熊市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市值灰飞烟灭,机构与散户全部惨遭“血洗”。
刚刚在春天的反弹中喘了一口气的券商资产管理业务近期也再次遭遇重创。尽管最近一个月以来沪指跌幅仅为4.19%(截至8月3日),但同期却有多达54只券商资管产品跑输大盘。中信证券3号、中信建投新经济近一个月来净值跌幅甚至超过10%(截至8月2日),令投资者损失惨重。
冠军产品仅获1.16%收益率
从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来看,最近一个月由于股市出现暴跌,券商资管产品净值跌多涨少,仅有57只产品净值正增长或持平,且多为债券型、量化型或是货币型产品,而净值出现下跌的却多达247只,其中29只跌幅超过5%。
整体而言,近期大券商资管产品做得更加糟糕。如中信证券旗下就有3款产品近一个月来净值跌幅超过5%,包括排名倒数第一的中信证券3号,截至8月2日其月跌幅高达10.67%;同期中信理财2号和中信聚宝盆C净值也下跌了5.57%和7.10%。
广发证券旗下所有6款产品也齐齐下跌,其中广发理财3号、4号、5号分别下跌8.27%、6.06%和8.12%;几乎可以说是同进同退。
中信建投则可谓是悲喜两重天。公司旗下的中信建投新经济最近一个月净值暴跌10.44%,仅次于中信证券3号排名倒数第二;但另一款股债平衡型产品中信建投稳健增利却以1.16%的收益率位列304只产品之首。不过,1.16%就能登上冠军宝座,A股市场之颓势可见一斑。
整体仓位上升是亏损主因
另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券商资管产品净值会在调整中大面积下跌,除了系统性风险无可规避外,二季度券商资管产品总体仓位上升,且习惯于抱团取暖或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券商资管产品持有股票市值为443.14亿元,较一季度增加19.24%;持仓比重
(按净值算)从一季度末的30.98%上升至35.12%;同时持有现金比重从20.32%下降至14.24%。
众多券商资管经理不约而同选择加仓的同时,他们又常常不约而同地看好相同品种。一个突出的特征是,二季度末众多券商资管产品配置了金融和消费板块。
6月底,最受券商资管青睐的股票是中国平安和贵州茅台。中国平安被52只券商资管产品所持有,持仓总市值13.3亿元,而一季度末时只有14只券商资管产品持有平安。贵州茅台也被52只券商资管产品看好,6月末持仓总市值10.27亿元。
另外,五粮液被29只产品持有,伊利股份和格力电器被28只产品持有;中信证券被27只产品持有,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的持有产品数分别为25只和22只。
尽管消费板块近期表现抗跌,但在大盘走熊的背景下,仅凭配置一点消费股是无法规避系统性风险的,空仓常常是最好的选择。熊市中,幸运的产品和不幸的产品都是相似的。能规避股市暴跌的产品,多奉行了“现金为王”的策略,或是进行固定收益套利,股票仓位很轻。而在暴跌中遭到血洗、大幅跑输大盘的产品,几乎无一例外在不恰当的时候加了很重的股票仓位,甚至遇上了
“黑天鹅”事件。
/样本1/
中信证券3号展期后再踩“地雷”
成立于2007年4月6日的股债平衡型基金中信证券3号另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中信证券股债双赢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但是从去年以来,中信证券3号却一直没有对得起“股债双赢”这一名号。由于当时的重仓股神马股份重组失败,踩中地雷的中信证券3号去年年底遭遇重创,2011年其净值下跌了35.07%,排名垫底。
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3号一度较为谨慎,净值仅下跌了3.31%。但是近一个月来,再次错判形势使其再遭打击。这一次中信证券3号不是踩中一个地雷,而是由于股票仓位过重,踩上了一大片地雷,导致近一个月净值下跌10.67%,在券商资管产品中排名垫底。
虽然中信证券3号合同中约定,可配置债券类金融产品中的投资比例为5%~100%,也就是说可以满仓债券,但是从2010年三季度以来,中信证券3号债券持仓一直很少,更多则是投资于股票。2011年,中信证券3号股票仓位一直维持在八成左右,年底时持有股票比例为81.80%,债券比例则为0。
今年一季度,中信证券3号将股票仓位降至63.30%,也正是在这一个季度,中信证券3号实现了958.65万元净收益,净值微增0.91%。或许因为一季度的表现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今年4月,存续期已满5年的中信证券3号成功实现展期。但展期工作结束后,中信证券3号又重新开始建仓,二季度末,其股票持仓比例上升至78.24%,市值为4.09亿元。
从二季报来看,中信证券3号尽管风格激进,却奉行了“不将鸡蛋放在同一篮子”的经典投资准则。6月底,其十大重仓股包括480万股攀钢钒钛、318万股中储股份、257万股中恒集团、326.45万股云南城投等,涉及钢铁、物流、医药、地产多个板块。
但覆巢之下无完卵。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微观层面几乎所有的行业和公司都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大盘在钝刀割肉般向下磨底的过程中,往往指数跌1%,一些个股会下跌5%以上。如果只做多,系统性风险往往无从回避。7月以来,中信证券3号重仓股大多受到重挫。攀钢钒钛下跌12.46%、中储股份下跌7.55%,云南城投跌幅更是高达24.38%。
二季报显示,中信证券3号之所以保持较重仓位,与投资主办刘辉先生过于乐观的判断有关。他在对三季度市场进行展望时表示:“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的调整可能会探底成功,但随后在较长时间里,估计也难以出现经济的明显好转。由此政策的稳增长力度也会逐渐加大。中期看来,指数在经济数据维持低迷和政策的不断刺激中反复波动,并最终完成大的底部构筑。在这个结构调整完成之后,股指将会恢复并强化向上空间。”
/样本2/
中信建投新经济逆市加仓地产股被套
而近一个月收益率排名倒数第二的中信建投新经济也是吃了股票仓位过重的亏。不过和中信证券3号不同,中信建投新经济基本把鸡蛋放在了房地产这一个篮子里面。
这只成立于2011年6月23日的产品合同中约定的可投资范围是
“0~95%权益类金融产品、0~95%固定收益类产品,5~100%现金类资产”。定期报告显示,直到今年二季度之前,中信建投新经济股票仓位一直不重。2011年三季度,其股票持仓仅有19.88%,至年底上升至24.19%。今年一季度末又进一步加仓至34.39%,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4月以后,中信建投新经济突然一改之前的稳健作风,开始大举加仓股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投资主办李伟先生判断政策预期明确、流动性拐点正在形成过程中,因此“计划随着经济复苏信号的出现,在市场指数的回落过程中逐步提高股票持仓水平”。
不过,中信建投新经济虽然在产品成立时不断强调产品
“新经济”的特点,表示要“在深刻把握新经济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孕育和发展的过程中,构建符合新经济发展趋势和具有新经济特征的股票组合,分享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投资机遇,努力实现组合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二季度中信建投新经济却偏偏选择了最传统的行业——房地产。
李伟先生在二季报中表示,之所以选择房地产而没有选择新兴战略产业,原因是“无法明确预期哪个行业能够担任未来主导产业重任,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依然在持续,未来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根据资本市场的经验,在货币政策放松的早中期,房地产板块能够大概率超越市场平均水平。从地产股的投资逻辑演变和股价空间来看,持有二线地产股的风险收益比更为可观。因此重点布局二线地产股,以期获取超额收益”。
6月底,中信建投新经济股票市值约为1.22亿元,仓位大幅提升至86.99%(占净值比)。其十大股票投资中有8只都是地产股,包括320.26万股嘉凯城、143.95万股云南城投、249.15万股中华企业、250万股万通地产等。
但是在中央明确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背景下,尽管6月各地房地产市场有所复苏,地产板块并未按照李伟先生的意愿出现反弹。中信建投新经济第一重仓股嘉凯城7月以来下跌9.90%,云南城投和鲁商置业跌幅更是超过20%,中信建投新经济的客户们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