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试图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一案,除了沸沸扬扬的涉嫌内幕交易的官司,还再次招致美国一些政客的“讨伐”。
向来“不甚友好”的美国民主党参议员舒默说,将敦促美国财长盖特纳阻止此项收购案,直到中国对想要投资中国的美国企业提供“公平的准入机会”。而众议院民主党领袖佩洛西也呼吁,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彻底评估”这一收购案。很多人不禁担心,此项收购案有可能迫于美国的恶意阻拦而流产。
事实上,尼克森公司尽管在美国墨西哥湾有石油开采,但所产石油量不到美国石油总产量的0.5%,完全威胁不到美国的石油产业。美国政客原本是没有立场发出反对声音的。
但对中国企业来说,美国一直都不是一个很友好的投资目的国。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刊文说,虽然美国人一直宣称美国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但是一些观念上的差异还是成为中国企业进入美国的一大障碍。“国家安全”成为美国国会阻挠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重要借口。
2005年,中海油就曾因为美国国会议员的阻挠被迫放弃以185亿美元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计划。美国国会议员声称这会对美国安全造成威胁,还质疑中海油的融资渠道。
正是因为一些不正常的原因,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企业依然未能在美国打开局面。纽约一家跟踪在美外国投资的调研公司Rhodium Group的数据显示,尽管在过去5年中国对美国的投资总体呈上涨趋势,但在所有外国投资中占比仍不足1%。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11年中国企业在美投资额为11.3亿美元,远不及欧洲的46亿美元,较2010年也大减19%。
美国《财富》杂志曾发文说,美国之所以屡次阻挠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商业活动,是美国害怕的表现。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关于美国衰落的论调此起彼伏,深深刺痛美国政客的神经。因此,在国会山出现了一批专门针对中国企业的游说团,而中海油等大型国有企业和华为等首批进入美国市场的大型民营企业就成了“枪打出头鸟”的牺牲品。
只是近年来,随着经济陷入泥潭,美国大量企业陷入困境,美国政客虽然心态上依然纠结,但对中国企业“欢迎”成分有所增加。媒体和智库也开始呼吁:改变对中国企业的态度,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来美投资。因为他们看到,引进中国因素,不仅意味着资金上得到援助,也意味着取得了一张通往中国这一全球最有潜力市场的通行证。
因此,努力在并购案中利用政治阻挠来为美国企业争取更多有利条件恐怕也会成为美国政客今后另一个努力的方向。对于这些,中国企业都不得不做好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