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回流欧美仅是一种猜想
2012-07-31   作者:罗清启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近来有媒体报道,大批外资企业正在从包括珠三角在内的中国悄然撤退,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正摇身变为“美国制造”、“欧洲制造”。一时间,业内关于制造业回流欧美的舆论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从全球性生产要素分配角度看,仅以部分制造企业转移部分产能就断言全球制造业将回流欧美市场的言论显然是缺乏坚实依据的。无论从产业成熟程度、市场规模还是综合制造成本上看,中国都是全球最具产业优势的制造基地,全球制造业回流欧美的言论仅仅是一种产业猜想。
  劳动力与原材料成本上涨、制造业总体产能过剩以及融资环境恶化成为外界猜测全球制造业或回流欧美市场的来源。事实上,当前市场上出现的制造企业产能转移美国的举动反映出当前欧美国家再工业化的意图。在债务危机持续蔓延的背景下,欧美市场需求相对受限,高通胀带来的就业压力使部分欧美国家面临着巨大压力,而单纯地依靠创意输出式的发展模式显然无法应对当前面临的高失业率危机。因此,部分欧美企业力图通过再工业化缓解目前面临的社会压力,特别是在面临政治选举的国家,通过制造业回流缓冲国内高通胀与高失业率的政治压力成为一种便捷的路径。
  事实上,近年来全球制造业以及发达国家市场一直享受着中国式红利,依托全球最大制造规模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中国制造成为拉低全球商品价格的关键动力。可以说,庞大的制造规模带来的外溢效应使中国依然位居全球制造的相对低成本区,此时全球制造中心脱离中国的说法显然无法立足。况且全球型通胀带来的市场危机使全球实体经济对经济性追求的迫切性进一步加强,虽然中国也面临着通胀影响,但仍是全球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佳区域。
  当前外界热议的制造业回流欧美的现实基础是,欧美市场(或者说实体经济层面)对工业化生产外溢效应的渴望。然而,即便中国人口红利带来的成本优势正逐渐缩小,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制造业的最佳区位仍在中国。一方面,在当前全球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在中国制造将率先享有市场红利。同时,庞大市场规模带来的是生产、流通领域的规模经济,当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等产品的制造规模,海尔、TCL、长虹等企业也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这对消解全球性的原材料等成本波动具有相当作用。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成熟完善的产业发展形态,无论是产业链配套还是生产过程控制,中国市场都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一旦全球制造回流欧美,且不论当地的制造规模劣势带来的成本波动,单产业链配套过程就将使整个产业丧失在全球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就如资本的逐利性一般,在当前经济一体化时代,生产要素的全球性调配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准则,追逐低成本区实现产业优质资源的集中式整合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中国家电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族群,完善的产业链以及相对庞大的市场使中国产业板块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低成本区域,就像一个磁场一样吸引着全球制造能力的转移,因此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家电产品制造基地。
  对中国家电企业而言,坐拥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固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相对稳定的动力,但如何以此为依托强化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仍然考验着所有企业。从全球市场来看,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家电企业正依托完善的产业发展优势以及庞大的市场腹地,通过产业链纵向拓展掌握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话语权,并适时将这种优势延伸到全球市场,这成为当前中国家电企业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国制造业应脚踏实地走向精致化 2012-07-24
· 美国部分企业考虑回迁制造业务 2012-07-19
· 加拿大公布5月份制造业调查、加拿大央行公布利率决定 2012-07-17
· 美国公布6月份零售额、7月份纽约州制造业指数 2012-07-16
·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进展和前景 2012-07-1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