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食品价格暴涨增大了亚洲出现通货膨胀的风险,不过亚洲应该能够经得起来自这方面的任何考验,而本地区央行将继续把政策重心放在提振经济增长上。
这次食品价格上涨似乎与2007-2008年的情况有所不同。2007-2008年食品类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背景是一些产粮区发生大旱且能源成本持续走高,这也导致一些低收入国家出现骚乱。而这一次发生的背景是全球经济放缓和油价不断走低;对于亚洲来说,还有一个关键的差别,那就是该地区的大米供应仍相当充足。
分析师表示,亚洲地区央行此次不大可能因为食品价格上涨而放弃宽松立场,不过随着食品价格的攀高,央行在下调利率的过程中可能没有那么激进。本地区的一些政府可能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释放储备食品或容忍本币走强,以缓冲消费者所受的冲击。
环球通视亚太区经济学家表示,假如伊朗局势恶化,导致油价转而走高,通胀压力相对温和的局面就有可能改变;如果油价、食品价格同时走高,问题就要严重的多。
考虑到饲料成本所受的影响,食品价格走高对韩国等肉类消费占比较大的经济体的影响最大。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马文峰认为,由于玉米、豆粕成本上升,中国的猪肉价格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反弹,给通胀率带来一些上升压力。
凯投宏观经济学家表示,中国仍更有可能通过投放储备饲料或向农民发放饲料补贴、而不是动用货币政策的方式来平抑物价;中国央行过去的确曾通过加息和收紧流动性来对抗食品通胀,但那只出现在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表现强劲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