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买电影票、到超市购物用手机买单、甚至“刷手机”乘坐地铁、公交车……这已经不再是“潮男潮女”的“尝鲜”之举,记者看到,在我国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深圳,移动支付已经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仅“手机深圳通”用户就达60余万人,预计到今年底将达到100万。
移动支付在公交领域广泛应用显勃勃生机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深圳公交领域推广移动支付近一年来,移动支付用户逐月递增,如今在深圳的地铁、公交站,直接“刷手机”买票的乘客已经屡见不鲜。
深圳通公司、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和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1日联合推出“手机深圳通”业务,市民到移动营业厅办理相关手续后,手机就可替代原来的公交卡,将手机在地铁闸机或公交车读卡器上刷一下就能完成付费。目前,深圳联通也开始提供“手机深圳通”服务。
深圳一些能刷公交卡消费的超市、便利店也实现了移动支付功能。《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深圳市福田区一家便利店试用了这种新技术:只需将手机原来的SIM卡,换成一张RFID-SIM(射频用户识别卡)卡,充值后就能像刷公交卡那样在便利店里刷手机消费,而拨打、接听电话没有任何影响。RFID-SIM卡具有的射频识别功能,使手机可以与读卡器(POS机)之间进行非接触式数据交换,如此一来,用户在保持原有SIM卡通讯功能基础上,还能实现各种支付操作。
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推出了Mirco-SD卡模式的“手机深圳通”,用户不需要更换SIM卡,只要在工行申请一张“手机深圳通”SD卡,并在手机中安装一个软件,即可用手机完成各项支付。
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手机深圳通”用户还可以把“手机深圳通”和个人银行账户进行绑定,通过手机菜单操作直接充值,或者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行自助终端自主充值,十分方便。用户还可通过手机菜单随时随地查看余额和交易记录,掌握自己“手机深圳通”的账户情况。
深圳通公司总经理贾俊刚说,市民对移动支付热情很高,目前深圳已有60余万用户办理了“手机深圳通”,监测结果显示,用户交易十分活跃,每天刷卡交易次数超过40万笔。
“刷手机”消费给市民生活带来便利
“手机深圳通”不仅可以在公交领域畅通无阻,还可以在部分已安装刷卡终端的商场、超市等消费。据贾俊刚介绍,目前深圳部分商场、超市、电影院的750余个门店,以及地铁站、交通枢纽、商业楼宇的200台自动售货机都可实现刷手机消费。
《经济参考报》记者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已经习惯“刷手机”消费。到餐厅吃饭、超市购物、看电影都不用随身携带钱包,而用手机支付,免去了现场找零的不便。有统计显示,手机支付仅在深圳一家面包连锁店的月营业额就达26万元。深圳通公司目前正在陆续普及刷卡终端,将来深圳市民将在更多领域享受移动支付的便利。
据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三义介绍,移动支付是金融电信交叉领域,采用通讯技术实现金融业务,其产业链主体涉及设备制造商、通讯运营商、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第三方支付等多个环节,跨行业合作门槛较高、行业壁垒较大。“手机深圳通”在深圳成功运用,实现了运营商、公交公司、第三方支付、生产企业等多方共赢,其成功模式值得其他行业借鉴并推广。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手机支付不仅在深圳经济特区遍地开花,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都已蔚然成风。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支付技术早在2009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已经启用。当时上海地铁站每个出入口均设有两个闸机可使用手机刷卡,公交世博专线全部可使用手机刷卡。上海共有12万人享受了这项由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自主创新技术为移动支付提供保障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移动支付是借助移动终端对所消费商品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包括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两种实现方式。远程支付技术实现方式唯一,不存在争议。现场支付,如刷手机乘车、购物、身份认证等,实现手段主要有13.56MHz的NFC技术和2.4GHz移动支付技术,其中前者2003年就已经出现并开始推广,目前主要应用于日本;后者由我国自主研发,短短两年多已获得600余万名用户认可。
“手机深圳通”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2.4GHz移动支付技术。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胡春雷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深圳在对两种技术进行反复比较之后,发现2.4GHz移动支付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方便用户。用户不需更换手机,只需换一张SIM卡就可实现移动支付。
据悉,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于2011年对2.4GHz移动支付技术进行测试。测试显示该项技术性能优越,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有保障。
据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迎彤介绍,截至2011年底,2.4GHz移动支付技术已在国内申请302项专利,2项核心专利在美国已经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