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础设施看上“中国投资”
2012-07-21   作者:罗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最近,美国方面不断表达出“希望中国去美国投资基础设施”的意愿。7月19日,美国商会副会长薄迈伦在北京召开的“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第三轮对话”上表示:“我们非常鼓励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基础设施项目当中进行投资。”而在此前的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峰会上,美方也提出欢迎中国去美国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可帮助拉动美国经济

  “美国的基础设施如机场、道路、铁路,甚至在一些高科技领域都在老化。一些通讯基础设施也需要更新,所以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有的时候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更新基础设施。我们非常鼓励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基础设施项目当中进行投资。”薄迈伦的一席话道出了美国希望中国投资基础设施的原因。他还明确表示,中国到美国投资,这样肯定更能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并且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美国有需要,而我方恰好有较强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美国很多基础设施,比如高速公路、铁路等都是几十年前建的,当时很先进,现在已落后,客观上要求更新换代。同时,美国经济增长也需要拉动就业,需要投资。但美国储蓄少,很需要外部资本,通过吸引海外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可拉动他们的就业和经济增长。而我国最近10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上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我们还有钱、有人。
  “这对中美两国是双赢的。中国投资美国基础设施,对美国提振经济、增加就业有好处,对中国资本保值升值有好处。”国际金融投资联合会执行主席、首席经济学家孙飞对本报记者分析说,美国经济不振,复苏极其缓慢,需要大规模的投资。而中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民间资本也很充裕。市场化、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中国企业必须要走出去,太多的民间资本也需要有更广阔的投资通道。
  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还可以解决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徐洪才表示,中美贸易不平衡反映在两点,一是美国对华出口少;一是中国对美国投资少。我们想投资,但美国不开放,尤其是对我国国企有偏见、有误解,所以中美双方应开展多层次的交流和沟通。现在全球日子不好过,世界两大经济体如果能加强人员、技术、资金交流,对世界经济发展可起到引擎作用。

  投资具有可行性

  美好的意愿是否具有可行性呢?出于对政治、安全等因素的考虑,美国一直对中国企业投资美国心存芥蒂,这也造成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障碍较多。据统计,去年中方对美投资仅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2.6%,相当于美国当年吸收外资的0.7%。
  “投资美国基础设施建设在理论上可行,政府层面也可行,现在需要的是具体的落实,投资要细化。”孙飞认为,既然欢迎我去投资,那你在法律法规方面给我什么样的政策呢?配套的实施细则是什么呢?对中方建立什么样的绿色投资通道呢?这些事情需要政府层面,特别是美国政府方面去做。中国政府则需要对投资美国基础设施的外汇流出管理配套方面开绿灯。
  徐洪才表示,中国去美国投资基础设施的可行性很大,因为我们的国企、民企在技术、资金、人员方面都有实力。关键是政府层面要开放、开明。现在我方已开放,而美国有些议会官员心里还有小九九,希望他们能放下一己之私利。
  中国政府对此的态度是积极的。国家发改委官员近日称,现阶段,美国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中国在此方面有着丰富的合作经验与资源,美国应该允许中国积极参与其中。

  美方要拿出具体路径图

  虽然美国对海外投资的审查一视同仁,对中国并无特殊要求,但实际操作中对中国企业充满了担心。美国德勤中国业务部和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国际投资研究中心的一项合作研究显示,美国对中国投资的担心,与上世纪80年代日本投资美国引发的担心惊人地相似。
  徐洪才表示,要想让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基础设施,美方一是需要解除对中国国企的偏见,不歧视。二是需要加强对美国民众的宣传。因过去宣传不够,美国民众对中国投资有很多误解,其认识还停留在30年前的水平上。三是减少政策、法律法规上的限制。
  孙飞认为,美国需要对中国投资基础设施进行具体的投资路径安排。同时,他提醒中国企业要注意控制风险,在投资具体项目时,要看安全性、赢利性和流动性,要审慎。徐洪才也告诫中国企业,要充分了解美国的法律法规,在投资时学会借助当地的咨询机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投称未被视为银行控股公司 欲投美国基础设施 2010-11-03
· 美国基础设施年久失修 致事故频频发生 2010-09-1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