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7月12日文章,原题:反“地沟油”战争怎么打?
刀子既可以当凶器,也可以当工具,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一道理,在上海2000吨地沟油出口变为航空油的新闻中,再次得到印证。显然,只要加以合理规管,臭名昭著的“地沟油”也可以成功“洗白”,成为造福百姓的有用之材。这种变废为宝的思维,对于我们打好反地沟油这一仗,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启迪。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到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换言之,每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防不胜防的地沟油,让人们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担忧到了几近崩溃的地步。 近年,监管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打响百姓餐桌的“保卫战”,但“权限交错,各管一摊”的现状却让地沟油监管陷入尴尬局面。放着堵住源头、切断链条的紧急任务不干,却纠结于研究检验技术,放“马后炮”,依赖于“闻灾方重视,亡羊才补牢”的终端产品抽检来发现问题。这种不得要领的方法,让这场博弈更多地沦为“猫鼠游戏”,打打停停,风头一过,就死灰复燃。 屡禁不止,皆因餐馆潲水蕴含着巨大的暴利空间,甚至有着自成格局的产业链。环环得利的利益链,使不法商贩结成了坑害消费者的坚固同盟。不瓦解这条利益链,潲水油返流就无法斩断。光从源头堵截,也难以压抑这近乎疯狂的牟利欲望,最好的办法是让其找到合适合法的盈利空间。 事实上,地沟油本身并非什么坏东西,而是制造生物柴油的上佳原料。在民众普遍慨叹油价过高,且国家大力倡导循环经济的当下,这些液体黄金却白白流失,或“误入歧途”,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厨余垃圾问题绝非中国独有,上世纪60年代,地沟油就曾在日本等国严重泛滥。但经过有效的公共政策,目前地沟油在多数发达国家已经销声匿迹。他们在处理城市顽疾上的摸索,值得中国借鉴学习。 首先,必须采取强有力手段,对非法提炼地沟油进行严厉打击,破除这一黑心产业的盈利空间;其次,政府应当从回收源头上加以管控,不让厨余废油流入非法商贩手中,而将其交给正规的回收企业;同时,还应制定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的方式,对从事加工餐厨垃圾的企业进行补贴,从而让他们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创造合法的厨余废油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