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瞧华尔街]大银行的贪婪
2012-07-11   作者:乔继红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高盛集团欺诈和摩根大通银行巨亏事件的余波尚在,大银行又再次曝出巨大丑闻:巴克莱银行涉嫌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被英国和美国监管当局开出天价罚单4.5亿美元。
  如果说摩根大通巨亏还只是大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疏松,似乎尚未涉及道德问题,那高盛2010年被指控欺骗投资者,又在今年年初遭前雇员公开撰文痛斥操纵客户和一味赚钱的贪婪行为,已然触碰道德底线。但不管摩根大通还是高盛,其行为产生的影响尚且局限于单个公司层面,除了自身经济损失外,受损的只是自身名声和信誉,并未累及同行和整个金融市场。
  然而,这一次巴克莱的情况却大不相同,所造成的震级也超乎想象。巴克莱试图操纵的是LIBOR,这是一个由英国银行家协会根据16家指定银行每天提供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报价,每天于伦敦时间上午11点整确定的基准利率。这项数据原本应该反映银行间互相放贷的意愿、成本以及全球金融体系的运行状况,是相关衍生品市场的重要参考基准。2011年,全球与利率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为55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LIBOR每变动0.01个百分点,就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几百万美元的净利润或者净亏损。
  但就是对于这样一个影响巨大的基准利率,巴克莱银行的交易员却视同玩偶,为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违规而将其把玩于股掌之间。
  按照规定,银行中的LIBOR报价员和衍生品交易员之间不应有任何信息交流,以避免利益冲突,确保LIBOR报价不受其他因素的不当影响。但在2005年至2009年期间,巴克莱银行共有14名利率衍生品交易员先后257次尝试贿赂报价员来操纵LIBOR。在很多场合,交易员们肆无忌惮地在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中对报价员大献殷勤,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盈利需求来调高或调低报价,这些请求也得到报价员的慷慨答应。
  更可怕的是,巴克莱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在巴克莱丑闻中,调查人员坦言,巴克莱只是在调查中首家承认过错、交钱了事的银行,却并非唯一一家试图操纵利率的银行,甚至算不上行为最严重的一家。正如巴克莱银行前首席执行官马丁·泰勒所说:“银行业普遍存在系统性欺诈”。
  除了巴克莱,尚有十几家银行受到调查。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美国银行也在经受监管者盘问,恐怕也难辞其咎。
  而且,越发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原本的监管者可能也参与其中。
  随着调查越来越深入,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在整个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也逐渐浮出水面。根据一份证据,英国央行副行长保罗·塔克曾在2008年与巴克莱首席执行官的对话中,暗示巴克莱应压低LIBOR报价,意在美化在金融危机时期英国银行的财务状况,缓解英国金融市场恐慌情绪。尽管英国央行再三辩解,但在投资者看来,原本自由的市场机制显然已经受到“有形之手”的粗暴干预,很多投资者都对市场本身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产生怀疑。
  具有“系统性”重要性的大银行,再三向世人证明了贪婪本性,要想依靠大银行自我觉醒和严格自律来重塑银行形象已然成为不可能。而监管者在监管法规上的滞后,甚至在具体操作上的与大银行同流合污,也让人顿感大银行前景渺茫。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美国九大银行“生前遗嘱”披露 2012-07-05
· 穆迪 下调全球15家大银行评级 2012-06-29
· 光大银行:首推手机银行“理财夜市” 2012-06-29
· 意大利政府批准向国内第三大银行提供国家救助 2012-06-27
· 意大利第三大银行或向政府求援 2012-06-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