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的几个客户见面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中国经济到底怎么样?人民币还会继续升值吗?”作为一家外资律所驻亚太区的合伙人,来自香港的程小姐最近经常为这个问题苦恼。
程小姐做这一行已经七八年了,主要客户都是一些想在中国内地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交流,总能让她清晰地感受到“经济冷暖”。她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些来自欧美的投资人此时对这些问题的关切超过了任何时候,“在我看来,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谨慎,本身在自己国家募资的环境就不太好,而人民币资产升值的潜力又充满不确定性。”
2012年对于众多想来中国或者已经在中国投资的国际资本来说,似乎多了些未知的风险。欧美经济复苏乏力,国际经济面临二次探底风险,疲弱的外部环境正在削弱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而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也有下降的苗头,资本外流和出口趋缓的趋势短期内恐怕难以逆转。
风险 不确定性伴随全球经济复苏
国际资本的苦恼首先是因为当前全球经济都充满不确定性,一场暴风雨过后,没有人知道下一场暴风雨何时再至。“虽然投资能够抄个市场的底部,但募集新资金已经非常困难,市场太低迷了,市场参与者都没了信心。”程小姐坦言。
没人能够准确判断金融危机过后的经济复苏是“V”、是“W”还是“L”,但至少目前来看,全球经济仍然难从底部走出一条持续上扬的曲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席拉加德7月6日最新表示,最近几个月,欧美和大型新兴市场的情况已使得全球经济前景愈发令人担心。在即将于16日公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IMF可能再次调低全球经济增速。此前,IMF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为3.5%。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非常严峻的时刻,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同时减速,真正有力度的复苏可能要等到明年。”联合国贸发组织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真正的严峻不仅仅是经济减速,更是在这种确定的经济减速下各种不确定的风险点可能随时被一触即发。
希腊大选已尘埃落定,支持与欧盟及IMF合作履行紧缩政策的新民主党得票最多,并成功与得票第三多的泛希腊社会运动党组成联合政府。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险可以说告一段落,但是欧元区风险并未根除。
现在的欧元区的风暴中心是GDP总量接近希腊5倍的西班牙,其10年期西班牙公债收益率曾跃升至7.3%,为欧元面世以来新高。“因其经济陷于深度衰退和银行业重组令其举步维艰,很容易成为下一个被追击的对象。”星展银行环球金融市场副总裁兼高级投资策略分析员黄明发表示。
欧元区危机将是一场持久战,正如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所说的,欧洲最大的隐患一是政治问题,二是各个经济体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短期内都无法解决。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战略管理部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处副处长付兵涛也认为,受制于欧债危机,欧洲的政策将在保增长与财政整固之间摇摆,肯定会拖累经济增长。
全球经济最大的“火车头”美国最新公布的数据也并不乐观。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失业率为8.2%,美国经济谘商组织会议局公布的消费信心指数也从5月份的64.4下跌到62,为5个月来最低。
欧美的决策者均倾向继续采取“放水”的政策。6月,美联储已宣布维持0至0.25%区间不变外,同时将扭曲操作实施时间延长至年底。“在美国经济继续疲软的背景下,美联储会考虑推出新的宽松货币政策,但是不论是什么形式的宽松货币政策,其政策效应都是递减的。换句话说,即使推出了预期中的QE3,也只能暂时的刺激经济。”刘维明说。
外需 下半年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今年以来,我国外贸一直低位增长,而且从专家的展望看,下半年外需将持续疲弱,甚至进一步下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认为,下半年外贸的形势不会乐观,主要原因是外围经济整体复苏乏力。梁国勇表示,今年5月份外贸形势的好转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总体而言下半年的形势仍不乐观。原因主要在于欧洲经济形势的恶化及其对全球消费市场的连锁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在来自发达国家需求停滞的同时,中国外贸出口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新兴国家市场。因此,全年外贸能否实现10%的增长目标主要还要看对新兴市场开拓的力度。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认为,外需和吸收外资的情况是判研外贸形势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外需,当前看外需没有发生更大的变化,持续下降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和日本经济相对比较平稳。二是外资,吸收外资在连续六个月负增长之后,开始逐步稳定,如果我国国内能够进一步开放服务业的话,有可能会有助于吸收外资的增长,不至于过大拖累外贸。他表示,下半年外贸发展难度很大,尤其需要关注两方面风险,一是新型经济体的经济回落,印度和巴西已经开始大幅回落,需求不太活跃。二是国内外资开放的力度,整体外商直接投资(FDI)或许不会有大的改观。
除此之外,国内的压力也是影响我国出口的不可忽略的因素。霍建国表示,外贸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来自国内,尤其是民企和中小企业出口承担的压力很大。记者了解到,在外贸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劳动力、原材料、融资成本等一系列成本的大幅上升,让企业感到更加难以消化。
出口趋缓无疑会降低中国经济的外部需求,并通过出口投资联动机制降低投资增长率,对中国经济内需也产生较大影响。对此,王晋斌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建议,在政策上需要稳定出口退税政策,通过双边贸易区域的扩展来扩大外部市场,努力降低汇率和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过霍建国同时表示,如果国内调整及时有效,在国外经济不出现大的变动的情况下,下半年外贸增速会略高于上半年,全年10%的目标可以实现。
冲击 短期资本流出风险加大
全球经济减速和中国贸易顺差持续缩小所带来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冲击,那就是短期内资本外流的风险逐步上升。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美国家陷入困境,中国大举实行经济刺激计划,国际投资者期望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能够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年均3%至5%的升值速度,也使得人民币资产一度被赋予“避险货币”的地位,但是,时至2012年,全球经济仍难从底部复苏,但是达到汇率阶段性均衡的人民币已经不再是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实际上,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衡量资金进出中国的指标——外汇占款就体现出波动性很强的特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在2011年四季度连续3个月负增长后,2012年1月至3月,新增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恢复正增长。不过,进入到4月,外汇占款再次负增长。尽管5月份的外汇占款再次转正。但大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外汇占款仍会呈现“波动”的特点,下半年不排除仍然出现负增长的可能。中金公司最新发布的报告已经将全年外汇占款增量从1.5万亿元调整到0.5万亿元至1万亿元,而央行一个月内连续2次降息更是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显的信号——流入中国的资金不再那么多。
“由于欧债危机仍在不断发展演变,全球仍处于金融去杠杆化进程中,跨境资本流动大进大出风险增加。”代表官方表态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如是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今年初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经过几年时间的渐进调整后,人民币汇率离均衡水平越来越近了,最后也就差点时间即可达到目标了。”“过去人们说人民币一直是单向升值预期,等到接近均衡水平的时候,就会出现双向预期。”此话一出,市场迅速反应。直到最近几个月,不论在境内即期市场还是境外离岸市场,都笼罩着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预期,而对未来汇率走势分歧的加大,使企业和个人持有美元的动能增强。
“无疑,人民币汇率是关键变量。总体而言,中国和世界经济目前的结构性特征和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决定了中国国际收支小幅双顺差的基本格局。在此格局下,不排除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短期逆差局面的出现。”梁国勇表示。不过,付兵涛也表示,以外汇占款衡量的外汇流入确实比去年有明显下降,月度波动也比较大,但据此还不足说明资本项目的资金流入趋势已经根本性逆转。
可以说,近5年来外部资金大举涌入中国的格局正在改变,野村证券分析师罗布·萨巴拉曼和张智威在调研的基础上预测,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将在2015年出现下降。
如果野村证券的预测成真,这种改变对中国经济赖以生存的增长模式构成更深层次的挑战。中金报告认为,在资本外流过程中,人民币的流动性将面临紧缩压力,风险资产估值面临长期下降趋势。尤其是过去十年泡沫化明显的资产将受这一货币金融长周期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