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出现了两个席卷全球的重要动向,一是金融和经济危机,一是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如果说,前者意味着挑战;那么,后者便意味着机遇。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危机,既是变革的背景,也是变革的动力。 在20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人类美化了地球,也损害了地球。据估测,以能源为例,以煤炭和石油为标志的化石能源时代终将过去,悲观的估计还有约100年,乐观估计还有200年。化石能源大量、广泛的使用,在创造了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副产品”: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生态恶化,最终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大自然的报复发出警示:人类不能再沿袭传统的攫取和依赖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再沿袭历史上少数国家以集聚世界多数资源为手段的发展模式。人类需要寻求更加集约、更可持续、更符合自然和社会伦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个根本的出路是,以新一轮技术革命为支点,推进和实现新的产业革命。 变革的动力同样来自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这场危机,凸显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病症:科技创新滞后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创新滞后于虚拟经济,以至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而失去平衡。越来越多有识之士们逐渐意识到,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方式,是摆脱危机和求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或许正在加快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到来。 人类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已历经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我们无须过多地争论历史上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时间划分。重要的是要认识当下或不远的未来的“工业革命”的实质特征,即全球将以什么样的技术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在推进下一轮经济的发展? 以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为代表的学者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呼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预言,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新经济即将到来。他认为,经济和社会变革总是来自新能源与新通信方式的交汇。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的传统的集中的经营活动,将被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分散经营方式取代。
有着类似思考的英国经济学家保罗?麦基里认为,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的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它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并将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虽然,英语中的INDUSTRIAL
REVOLUTION在上述两位学者的中文版著作和文章中已被译作“工业革命”。或许是为了强调这一“革命”远远不限于工业领域,中国的专家们则更多地取这一词组的另一含意——“产业革命”。他们认为,在今后的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也有专家认为,当今世界正面临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合期,科技创新与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直接和密切,创新与突破将创造新的需求与市场,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进而改变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无论视角或语境有何不同,对于人类正在迎来一场划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大变革这一判断,已成内外共识。同时,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也已成为描述和讨论这场变革的基本特征时的“关键词”。 事实上,为应对这场变革,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了积极的部署和行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走出危机的根本力量,积极备战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布局未来发展,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基础。其中,美国计划将GDP的3%以上用于研究和开发,投入强度将超越20世纪60年代“太空竞赛”时的水平,并通过一系列配套政策,促进清洁能源、医学和保健体系、环境科学、科学教育、国际合作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力图保持领先优势和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日本提出了“ICT新政”,旨在3年内创造100万亿日元规模的市场新需求,推动相关领域的产业结构改革,提升国际竞争力。 已经和正在到来的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对于今日中国具有尤为突出的意义。经过30多年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中国制造”风靡世界,我国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能源资源消耗巨大、经济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日趋脆弱……一言以蔽之,化石能源时代的负面效应表现得淋漓尽致。换言之,不调整经济结构,不推进产业升级,不转变发展方式,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局面势必难以为继。 如果说,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为西方国家走出金融和经济危机昭示了新路径,那么,这也同样为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契机。自2009年以来,中国决策层密集部署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积极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确定了未来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从而揭开了中国迎接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序幕。就“功在当前”而言,这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就“利在长远”来看,必将加速中国现代化之“大变局”。 我们热切期望,中国能够牢牢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走出一条绿色、智能、普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的同时,为改变人类命运和人类文明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