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理财明赚实亏 年化收益得不偿失
2012-06-20   作者:王丹  来源:北京商报
 
【字号
    虽然近两年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但2011年6月海螺水泥豪掷40亿元理财,还是让市场不免一震。如今,这些产品均已到期,投资收益也将揭晓。据昨日海螺水泥发布的公告称,40亿元投资现已全部收回,并获得了1.55亿元的投资收益。然而,这张看似圆满的“成绩单”却引起了市场的广泛质疑,尚不到3.9%的年化收益率被指“得不偿失”。
  2011年6月15日,水泥行业龙头股海螺水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用2010年净资产11.4%的总资金40亿元投资理财。具体计划为,与安徽国元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信托资金25亿元,期限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5.85%;与四川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信托资金7.5亿元,期限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8.5%;购买7.5亿元中国银行中银集富专享理财产品,期限为18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
  事实上,若上述理财产品均能按预期的收益兑付,那么,此次海螺水泥应该获得的投资收益为2.28亿元左右。但对比昨日公告中的1.55亿元,则是缩水了三成还多。40亿元理财的整体年化收益率不到3.9%,只略高于近期降息前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若是如此大笔的资金存入银行,以此前各家银行‘求钱若渴’的境况,大额协议存款一年期利率达到4.25%以上绝非难事。”昨日,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一理财收益水平也不如银行的保本货币基金,其也可达到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早在去年海螺水泥投身理财的消息出炉时,A股市场就曾掀起一阵轩然大波,不仅是感叹于此番投入算是A股上市公司理财的最大手笔;而且,因为海螺水泥在宣布购买理财产品的前一天,刚刚推出了高达95亿元的公司债,称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商业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既然钱多得可以去巨资理财,为何还要发债圈钱?”“不排除其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所谓‘经营资金’就是发债募集的资金”……虽然海螺水泥方面对此予以否认,称公司发债是解决发展中所需资金,而理财资金则是自有账面闲置资金,理财是为避免“浪费”。但还是有投资者怀疑海螺水泥当初意图套取利差。
  资料显示,海螺水泥此前募资的两个公司债品种票面利率分别为5.08%和5.2%,即使以5.2%计算,40亿元资金的年化利息成本为2.08亿元,相比预期中的2.28亿元而言,可以年获利逾2000万元。然而事实是,这笔理财的收益低于发债成本。为此,一位资信评级机构的业内人士在微博中大呼:“看不懂的理财!”
  在市场的一片质疑声中,昨日,海螺水泥股价并未因逾亿元的额外之财而上涨,反而下跌了0.37%。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市公司理财之风越刮越烈,昨日一天就有宋城股份、金新农两家上市公司公告称已购买或拟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虽说不能一概而论上市公司理财是‘不务正业’,可若是如‘追星’一般地热衷则就是A股之殇。”上海一家上市公司总经理都不免如是感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海螺水泥上半年净利料下滑超50% 2012-06-08
· 20亿元投资入疆 海螺水泥成青松建化二当家 2012-06-01
· 融资余额小幅上升 海螺水泥增加最快 2012-02-08
· 海螺水泥上半年净利润增长逾两倍 2011-08-16
· 海螺水泥遭平安信托减持1.76亿股 2011-04-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