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新华都实业集团董事长陈发树表示,将捐出其持有的市值为83亿元的有价证券,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会。时至今日,83亿元捐赠承诺仍是一个“承诺”。
昨日(6月19日),作为青岛啤酒股份(00168,HK)的第三大股东,陈发树减持了3200万股,套现逾15亿港元。
对于其诺而不履的行为,法律人士表示,只能从道德层面去约束,陈发树作为企业家和公众人物不应该这样做。
面对尚未履行的承诺,这15亿港元的去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因为这部分股权是2009年10月就已
“捐”出去的。对此,陈发树助理、新华都实业集团(上海)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仇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陈发树确实减持了青岛啤酒的股份”。但对于资金的去向,其表示:“这是个复杂问题,电话中不方便回答。”
违背5~10年不减持“承诺”
昨日,作为青岛啤酒股份的第三大股东,陈发树减持3200万股,套现逾15亿港元。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该批股份为陈发树于2009年5月以每股2.5685美元
(约20港元),从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手中购得,数量为9164.1万股,涉资2.35亿美元(约18.3亿港元)。扣除昨日减持股份,陈发树仍持有青岛啤酒股份约5964.1万股,市值约27.8亿港元。
有市场分析认为,陈发树此次减持金额为1.99亿美元
(约15.5亿港元),青岛啤酒股份昨日收报46.60港元,以当年入股价计,陈发树此次减持约赚8.5亿港元。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虽然还不确定陈发树减持股票的原因,但减持不会对青岛啤酒股价产生影响,毕竟陈发树的“主业”不在这里。
有意思的是,新华都实业集团总裁唐骏曾参与了当时的收购谈判,他曾对媒体透露,这是项战略投资,5年~10年内不会转手。如今,刚过去3年,股票减持已发生。
已捐赠股票被减持
此次减持不仅引发了市场对陈发树下一步资本运作的猜想,更受质疑的是这笔资金的去,毕竟这是一只“名义”上已经捐赠出去的股票。
2009年10月20日,陈发树和唐骏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成立福建新华都慈善基金会,会上唐骏称陈发树将捐出其持有的市值83亿元的有价证券。同年10月21日,新华都(002264,SZ)发布一则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发树先生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会”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公告指出“本次捐赠的83亿元有价证券包括陈发树先生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紫金矿业(601899,SH)、青岛啤酒等股权,不包括陈发树先生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一季度,新华都实业集团直接持有紫金矿业股份24.31亿股,陈发树直接或间接持有新华都实业集团90%以上股权,按紫金矿业昨日收盘价46.60元计算,陈发树持有的紫金矿业股票市值超过88亿元,加上青岛啤酒股份股权的市值及减持收入以及投资云南白药(000538,SZ)的22亿元,履行之前承诺的83亿元捐款不成问题,但该部分捐赠却迟迟没有到位。
对此,福建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戴雄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这种诺而不捐的行为,民政部门也很难进行监管,不兑现捐赠承诺也只能从社会道德层面进行批判。”
同时,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副主任宋一欣认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陈发树的承诺捐赠是一个单向的民事行为,形成的只是一种单务合同,很难从法律上来约束,但从法律以外的层面,作为企业家和公众人物是不应该(这样做)的。
此外,福建省民政厅另一位官员透露,当初的捐赠更像是炒作。唐骏签约新华都实业集团后,开始了一系列高曝光率的运作,包括成立慈善基金会。当时国内还没有捐赠证券、股票的先例,熟知慈善规则的唐骏不可能不知道,这可能会成为不了了之的一笔账。
所获资金流向成焦点
就在陈发树承诺慈善捐赠几个月后,其老乡曹德旺(福耀玻璃董事长)宣布向其成立的河仁基金会捐赠3亿股福耀玻璃(600660,SH)股票,当时的市值约为35.49亿元,并称必须要捐股票不捐现金,希望以此来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按照现行的
《基金会管理条例》,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的货币资金,中国还没有通过股权捐赠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的先例和相关法规流程,并且还面临着纳税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等诸多体制性障碍。
河仁慈善基金会的成立得到了民政部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给予曹德旺很大的支持,最终使其愿望得以实现,开启了一个先例。
2009年9月30日,新华都慈善基金会成立时,注册资金为1亿元,那时可以推脱有政策障碍,如今却有了先例。
正是这个先例将资金充足的陈发树放在“火上烤”。那么,陈发树最后会不会捐出这83亿元?青岛啤酒的减持是否与基金会的捐赠有关?减持的15.5亿港元又是否会投入基金会?
昨日,仇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陈发树确实减持了青岛啤酒”。但对于资金的去向,其表示:“这是个复杂问题,电话中不方便回答。”
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曾独家报道了新华都基金会的慈善项目“蓝天工程”涉嫌造假事宜。记者多次联系新华都慈善基金会和新华都相关人士,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