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摆脱危机之路
《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2012-06-11   作者:记者 侯云龙 曾德金 王龙云/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建议中国:新能源和新通讯技术协同发展

  在世界经济复苏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背景下,美国未来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的专著《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全球广泛关注。里夫金认为,世界正迎来以新能源和新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这将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文版面世之际,《经济参考报》记者对杰里米·里夫金进行了一次独家专访。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话采访中,里夫金就很多外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诠释。他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概念,更是当前全球摆脱经济危机的必由之路。
  “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成为一个热门词汇。但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第三次工业革命”仍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而不同的学者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也有不同理解。正因如此,里夫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首先给“第三次工业革命”进行了一番定义。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目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互联网等新通讯技术的出现、使用和不断融合后,将带给人类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再次巨大改变。
  里夫金说,我们目前面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其本质是以化石燃料,以及相关技术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日薄西山,无法再支撑世界经济的发展。而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摆脱经济危机的必由之路。
  “新能源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高油价,以及地缘政治日趋紧张的今天,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源等新型能源具有极大的优势,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对新通讯技术,里夫金认为,互联网等新通讯技术可以帮助分散式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并实现其储存和分享,并能使利用率大大提升,将使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可能。
  除了解决能源问题,第三次工业革命还将创造大量新型的工作机会。“欧洲拥有超过1亿9000万座建筑,欧洲的目标是使大部分建筑变成可以生产能源的微型发电厂。这样一来,每栋建筑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电力。届时,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公司,这些公司提供将建筑改造成个人电站的服务。而这将创造出数以百万计的新工作机会。”里夫金透露,“目前德国已经对100万栋建筑进行改造,创造出37万个新就业机会。”
  里夫金说,除了帮助我们摆脱经济危机,第三次工业革命还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这将极大地改变商业模式。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出了拔地而起的工厂和大片的工业区,以及集中化的生产方式。而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信息技术,生产将可以是分散式,每栋建筑都可以利用自己产生的能源进行生产,而订单和用户需求也可以及时传达给生产方,而生产方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展示和销售自己的产品,这几乎省去了不必要的成本。”
  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路径,里夫金认为,将充满挑战和机遇。他说,“经济危机本身就是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促进,为了摆脱危机,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会试图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但他同时也指出,“建立在化石能源和核电基础上的传统能源部门和大公司,可能会成为巨大的阻碍。”
  里夫金建议,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时,可以多借鉴欧洲的经验,“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就应考虑向新能源转换、能源储存、能源跨洲分享、信息技术应用等关键要素,并使其协同发展。”里夫金还提醒,“不要重蹈美国的覆辙,美国的政策没有协同发展,新能源政策浪费了数以十亿计的美元,使纳税人的钱打了水漂。美国新能源政策并没有产生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例如,在某一州进行燃料电池生产,在另一州建设太阳能发电厂,但却并没有将这些联系起来,使得这些投入很难单独发挥效果,更谈不上对经济产生推动作用。”

    相关链接: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摆脱经济危机的必由之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第三次工业革命》前言 2012-06-08
· 第三次工业革命特别报道 2012-06-05
· 欧洲需要第三次工业革命 2012-06-05
· 全球正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 2012-06-05
·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机遇 2012-06-0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