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委力促国际板 证监会“缺席”
专家称目前不是推出合适时机
2012-06-04   作者:记者 吴黎华/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发改委等八部委日前的表态,再度把国际板这个A股市场的“不稳定因素”提上公众议程,但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明确表示,目前市场低迷,制度改革尚在进行,仍不是推出国际板的合适时机。

  培育 八部委再推国际板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发改委等八部委的《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制度规则,认真做好相关技术准备,适时启动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试点。研究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金融组织、境外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将持有的人民币投资我国金融市场。
  这意味着,在沉寂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国际板再度进入了市场的视线。然而,对于此份文件,有专家认为,《指导意见》更多的是一份综合性的文件,并没有特定的针对国际板,同之前的“没有时间表”的表述也没有矛盾。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指导意见》是一个整体的规划和方案,是一个涉及货币自由兑换、资金的引入和出去、在海外上市以及包括人员、资金、项目等全方位的合作的整体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独针对国际板的文件。另外,从国际板推进的情况来看,也没有具体时间表,不是一个具体细则,也不是一个具体方案,只是一个方向性和框架性的东西,同此前“没有时间表”的表述并不冲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涉及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和海关总署等八部委的通知中,却唯独缺少了证监会。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年初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事实上提到了国际板。他表示,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稳步推出。但是其后证监会官方公布的会议新闻稿没有一个字提及国际板的内容。该人士认为,考虑到市场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国际板对于市场的冲击,证监会对这方面比较谨慎。实际上,去年在陆家嘴金融论坛期间,证监会官员也强调国际板虽然技术准备已经成熟,但不会有时间表。到去年年底,国际板的传言一度造成市场恐慌下跌,证监会和上交所很快辟谣有关国际板走流程的传言不实。
  尽管如此,多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表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板是一道必须要跨过的“坎”,要不要推出并无讨论必要。实际上,在国家发改委今年1月公布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就明确提出要“推进上海证券市场国际板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上交所开设国际板,引入世界一流的优质公司来中国挂牌上市,有利于中国投资者参与其成长,共享其发展成果。尤其是当我们已引入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的同时,再引入境外优秀的上市公司来华上市,必将给国内机构投资者和本土上市公司带来榜样的作用和示范效应。这是一个国家市场对外开放、走向成熟的必经过程,我们不可能回避。

  制约 市场低迷致国际板难推出

  国际板已经酝酿多年,但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迟迟未能出台。今年两会期间,时任上交所理事长的耿亮曾公开表示,探索建立国际板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明确要求,为此,上交所和有关方面经过沟通,目前发行、上市、交易、结算的四个草案已经初步拟定完毕,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其中发行方案由证监会拟定,上市和交易方案由交易所拟定,结算方案由中登公司拟定。耿亮进一步表示,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还涉及法律、会计、中介机构管理、外汇管理、投资者保护、跨境监管合作等众多领域,需要在现有的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际板的相关制度,目前没有推出国际板的时间表。
  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两会期间也表示,国际板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不仅要有法律制度,还要有很多技术准备,这些工作都在进行。许多因素归结起来,现在不是国际板出台的最佳时机,但该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当时也表示,由于A股资金链压力较大,监管部门会暂缓考虑推出国际板,但国际板的准备工作已非常充分。
  实际上,去年市场上就多次传出国际板即将推出的消息,但是每次出台相关消息都会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去年5月23日,有关高层表示国际板推出条件成熟就令沪指大跌近3%;6月15日起大盘连跌四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过3%,也与有关国际板进展的消息有一定关联;7月下旬传出国际板上市细则已制定的消息,股市再度出现3%左右的大跌。
  长江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分析新加坡、日本、韩国推出国际板时市场反应,根据市场推出国际板前后指数变化来看,国际板对市场有一定的资金分流效应,市场指数在推出国际板前窄幅震荡或是延续原有趋势,在正式推出后,市场短期小幅调整,调整幅度与市场趋势有关,经历大约半年的调整后再回归原有趋势。关于国外公司估值水平将拉低我国市场估值的可能性,历史表明确实存在。
  WIND统计数据显示,按照网上发行日期计算,2012年前5个月,A股共计进行了89宗IPO,平均发行价格为18.78元/股,平均发行后市盈率则为30.70倍,计划募集资金406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则为648亿元。相比之下,2011年同期A股则共计进行了137宗IPO,平均发行价格为31元/股,平均发行后市盈率则为56.46倍,计划募集资金601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则达到了1464亿元。今年以来IPO宗数、发行价格和融资总额都同比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燕京华侨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融资总量的减少和政策的扶持,是市场表现尚可的重要原因。如果不是这个因素,现在市场肯定会差很多。

  存疑 多专家称时机未成熟

  然而,尽管此次八部委再度提出了推进国际板建设,但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无论是从市场环境还是从A股目前的制度建设来看,目前都不是推出国际板的合适时机。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记者表示,现在这个时机推出国际板并不合适。一方面,整个A股市场比较低迷,许多国内的大企业现在选择在香港发行H股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境外企业在中国发行股票的话,也要选择比较好的时机,如果市场给予估值水平不高,融资也没有意义。“国内市场目前缺乏承接力,发行方也不愿意在这个时间阶段以很便宜的价格在国内发行。”他说。
  长城证券研究总监向威达则对记者表示,从融资的角度来看,当务之急是解决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特别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际板并不是那么着急。向威达认为,目前的国内市场比较低迷,投资者信心比较低迷,启动国际板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会对A股形成较大的冲击。“目前A股IPO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还有很大规模的企业在等待上市,在这个时候再引进国际板分流资金的话,会对投资者信心造成比较大的冲击。”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比较低迷,启动国际板对于市场心理层面上的冲击还是不可低估的。”向威达认为,投资者本来在市场持续震荡的过程当中希望有关方面出台一定的政策来稳定市场,现在出国际板的话,会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较大的冲击。
  “现在不是一个适合的时机。”华生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的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股市制度规则的完善还没有一个眉目,制度建设并没有到位,也没有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更不宜增加额外的因素使之复杂化。华生认为,如果在目前的时点推出国际板的话,会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上海金融办:倾向外企在国际板整体上市 2012-05-24
· 市场表现欠佳致国际板“难产” 2012-03-08
· 上海市长:现在不是推出国际板最佳时机 2012-01-17
· 对国际板的疑惧源自误读和误解 2011-12-02
· 国际板传闻是"假" 外资跑路为"真" 2011-12-0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