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普遍预测,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将较4月有所回落,但仍会处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 同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4月份仅为9.3%,较3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预计5月份数据可能更糟;但PMI却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5个月上升,算上5月很可能连续第6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对此,市场对官方公布的PMI指标能否正确反映当前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有所质疑。 对于5月PMI,市场几乎一致确定将低于4月的53.3%,但高于50%的枯荣临界点。上海证券、中邮证券、国泰君安等机构对5月官方PMI预测值分别为53%、52.9%和52%。 “我们预测中国5月份官方PMI将下滑至51.5%。我们认为,未来中国仍有多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也很可能在第三季度减息。”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道琼斯通讯社在对10位经济学家进行调查后,给出的5月官方PMI预期中值为51.5%。 然而相比PMI的走势,市场也许更关心的是这一指标对经济指向性是否与之前一样有效。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曾表示,它们测算的PMI一般领先实体经济2至3个月。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份开始,官方PMI出现了连续5个月的上涨,并且全部位于50%的临界点以上,换而言之这意味着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工业生产就应该较之前出现回暖。然而同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却自2010年1至2月份以来一直处于下行通道,虽然中间有个别月份出现波动,但是总体上已经从当时的20.7%回落至现在的单位数。而且根据多家机构预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进一步下滑到9%左右。 同一个机构发布的两组工业数据打架自然会引发怀疑。在4月份工业增加值数据公布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就通过微博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说,3月份我们测算的景气度只有39,进入偏冷篮灯区。官方PMI达到53%以上,到底这一调查出什么问题了?与现实差距太大。应当从调查方法上找找问题所在并修正,不然会误导社会预期。 PMI本身具有的主观性被认为是该指标近期与经济走势不符的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3月份也出现了上升,只是4月份一个月的下降不能说明指标有问题。而且PMI是对企业采购经理主观判断的采集,尽管这些人被认为比民众掌握更多的经济信息,但是它们的判断仍是主观的,所以无论国内外,PMI都主要只起参考作用。 相较于国家统计局的解释,市场认为我国PMI统计样本的选取也是造成近期指标与实际偏离的一个原因。光大证券则质疑PMI数据进行的季节调整没做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