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本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扩大内需,鼓励民间投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
时隔一天,财政部24日在北京举行全国财政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宣布今年将投入1700亿元推进节能减排计划,其中包括全面启动新一轮节能家电财政补贴政策。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传递出积极财政政策再发力的积极信号。短期内通过促进节能环保领域的消费和投资,力保经济“稳增长”;长期看,则通过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中国经济向绿色转型。
信号一:255亿元“绿色补贴”接力扩内需
在外需持续萎缩背景下,提高经济增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是扩内需。
针对当前内需不足情况,国务院日前宣布以财政补贴方式支持扩大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中央财政将安排363亿元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节能汽车和高效电机四大类产品,预计拉动消费需求约4500亿元,年节能约1170万吨标准煤。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中央财政已为此安排255亿元用于支持今年扩大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其余资金将列入明年预算,相关实施细则将在本月底陆续出台,标志着此项工作已全面启动。
此次中央出台有关扩大节能产品消费等新政策,被视为陆续到期的“家电下乡”、“小排量汽车补贴”等上一轮扩内需政策的延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与此前“家电下乡”的补贴不同,此次补贴在拉动消费的同时,更突出节能的绿色导向,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将发挥积极意义。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其定位准、见效快、作用直接的优势,积极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努力增加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信号二:大规模“绿色投资”助力稳增长
要实现“稳增长”的目的,除了稳定需求这一抓手,还需要稳定投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
张立群认为,“稳增长”不同于“保增长”,前者主要强调的是稳中求进,因此决策层不可能再像2008年那样投出4万亿元。从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电信等领域建设已经显现出,我们国家正在从依靠政府投资转向市场投资。
而此次中央财政投入1700亿元推进节能减排,在以增加投资助力“稳增长”的同时,更突显“绿色投资”倾向,投资主体也向多元化推进。
张少春指出,节能减排不仅是转方式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量,也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幅回落情况下,中央财政如此大力度投入,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共赢。
张少春强调,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借助“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新机制引导社会各方面尤其是更多民营资本进入节能减排领域,推动企业真正成为节能减排的主体。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3380多亿元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加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共同带动社会投入上万亿元发展绿色经济。
信号三:布局“绿色产业”着力促转型
稳增长,不是片面追求速度,而是要实现有效益、讲质量的增长。
此次中央财政投入1700亿元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也传递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信号。
根据部署,在继续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多财政投入将用于培育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从长远考虑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资源能耗大省——山东省在此次会议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全力推进生态山东建设,今年省级财政将投入216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30%,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等关键领域的投入,以更大力度向低碳发展迈进。
财政部还提出,要加快以环境税费改革为核心的税制改革,稳妥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机制改革,并积极推进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等试点,旨在通过节能减排市场化长效机制建设,加快经济转型。
谢旭人表示,金融危机后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增速趋于放缓对加快结构调整形成强大倒逼压力,我国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才能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迎来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