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对中国愈演愈烈的“反补贴”调查错误做法,中方终于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层面采取了行动。《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商务部网站获悉,5月25日,中国就美国对华22类产品反补贴调查中的错误做法,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向美国提起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专家表示,这些年来,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数量最多的国家,尤其是伴随着2016年“非市场经济地位”失效的到来,反补贴将越来越多,这样的背景下,及早准备,对不符合世贸规则的做法主动出击是非常必要的。
我将美22类反补贴调查中的错误做法诉至WTO
5月25日,中国就美国对华22类产品反补贴调查中的错误做法,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向美国提起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发表谈话指出,本次争端共涉及美国对中国采取反补贴救济措施的22类产品,累计涉案金额72.86亿美元。美方在对涉案产品的反补贴调查中,在公共机构、补贴专向性、补贴利益计算、“可获得事实”的适用以及所谓“认定中国出口限制措施构成补贴”等方面存在诸多与世贸规则不符之处,继续沿用之前已被世贸组织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否定的错误做法。
沈丹阳表示,美国的做法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国业界对此强烈不满。中方已在不同场合多次就此向美方表示严重关切并阐明立场,但美方始终未能解决中方关注。在最近的太阳能电池产品调查中,美方仍重复其错误做法。
中国遭遇的反补贴调查全球最多
2012年5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在第三届贸易强国论坛上发布了《2012中国贸易发展报告》。该报告指出,反补贴已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新领域和热点。中国遭遇的反补贴调查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位,2007~2011年均是全球反补贴的最大目标国。
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入世10年遭反补贴调查超600次。
报告指出,1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入世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的出口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出口也比入世前增长了4倍。但是与此同时,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特保措施调查、反规避、反垄断、美国337调查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也越来越多。据商务部统计,自入世至2010年底,中国受到贸易救济调查共692起,涉及总额约400亿美元。
欧美布局“后市场经济” 反补贴将愈演愈烈
2016年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将自动失效,欧美寻找此后对华贸易制裁的大棒,而“反补贴”大棒抡起来显然比较舒服。
“种种迹象表明,欧美已经盯上了中国补贴。”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预计今后反补贴调查将成为贸易摩擦的焦点领域,中国应该引起格外关注。
屠新泉分析说,一方面欧美之前常用的贸易救济手段,比如说汇率、反倾销等,他们感觉对于平衡与中国贸易的作用还不明显。另一方面,也是在为“后市场经济”时期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布局。
欧美至今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所以在反倾销调查中常常用第三方替代国来计算中国企业的成本,当替代国和中国的成本计算结果差距很大,就会被裁定为反倾销。而选定的第三方替代国的成本往往远远高于中国国内成本,造成了很大的不公平。
但是,按照中国入世时的承诺,最晚到2016年之后,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条件将自动失效。业内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预见到,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得到承认之后,反倾销将不再会是中国主要的贸易壁垒了。因为事实上,如果用中国企业的实际成本计算,很多案例都是不存在倾销的。而相应地,对中国补贴的质疑和责难就会多起来。中国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推进中国市场化进程,更好地把企业放到市场上尤为重要。此外,中国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也提高对WTO规则的重视程度和熟悉程度,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WTO规则,在适当的时候积极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