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加工红薯30万吨,出口创汇7500余万元,带动12万户农民增收1.5亿元,红薯产业成为高县的致富产业。 这么多红薯是怎么转化为农民口袋里的票子的呢?这得归功于高县的红薯加工龙头企业。 现在,高县白家和苕王两大薯业产能达到年产1.5万吨粉饼和1.5万吨精制淀粉,产值达到2亿元左右,年“消化”红薯30万吨。 白家薯业总经理何友朋说:“我们和农户签订最低保护价合同,每斤红薯0.2元,实际收购价还贵一些。其实高县的红薯不够我们‘吃’,还需要外调。” 舞起了龙头,红薯产业成了致富产业。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种植、养殖、加工一条龙,形成特色产业基地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链,强势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民致富。 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合同、股份合作等形式紧密联结农户,占带动农户总数的75%。农业从业者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稳步提高,基地内良种茶园每亩可收入4000至5000元、每亩竹园可收入2000元、每亩桑园可收入2000元以上,在特色产业中已涌现出大量的专项收入超万元、超10万元农户,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效益农业转变。 今后,高县将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基础来抓,引导特色产业向优势产业带聚集,重点培育林竹、茶叶、蚕桑、粮油、畜禽、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到2015年,力争实现全县桑园20万亩,良种茶园20万亩,竹基地25万亩,优质订单粮油30万亩,生猪出栏85万头,家禽出栏1200万只目标,努力建成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50强县。 蚕桑产业带出立华丝绸,年销售收入2亿元;茶叶产业带出川红茶业、早白尖茶叶,年销售收入2亿元;林竹产业带出华盛纸业,年销售收入1.1亿元;畜牧产业带出汇丰食品,年销售收入1.3亿元;高粱产业带出高洲酒业,年销售收入11.2亿元……这样一组数据,充分展示了高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密切的联系。 目前,高县正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行政推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等方式,重点培育和扶持高洲酒业、立华蚕茧、华盛纸业、白家薯业、早白尖茶业等重点龙头企业,打造在全国市场具有知名度和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产品效益提升,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促进涉农工业提质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