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873只基金2011年亏损逾5000亿,但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特征仍明显。基金业“畸形”发展格局亟待破解,关键是正视基金持有人利益、改革基金管理费提取办法、放弃盲目扩张规模思路。
64家基金公司旗下的873只基金2011年年报披露完毕,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这些基金亏损5004亿元,是中国基金业历史上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大亏损年度。除货币市场基金和保本型基金外的其他各类型基金去年均出现亏损,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成为亏损“重灾区”。对此糟糕业绩,基金持有人怒斥的兴趣都没有了。这种耳根清净,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而言,是福是祸不言自明。
基金持有人亏得一塌糊涂,其他利益方则受损不大,“旱涝保收”特征依然明显,2011年管理费收入和托管费支付额仅同比小跌,日子过得仍滋润。其中,管理费收入合计288.64亿元,同比降幅4.48%;基金支付托管费51.56亿元,仅比上年同期略微减少3%。去年成交低迷使券商从基金交易中获得的收入下降四分之一,但仍达到46.78亿元。
2011年基金发行数量达到211只,创历史之最,显示基金公司扩大规模的嗜好愈演愈烈。在基金销售困难和渠道拥挤的背景下,基金尾随佣金及尾随佣金率呈现增长,基金收取的管理费中有47.41亿元被销售机构拿走,占管理费的比例上升到16.42%。虽然基金调侃渐沦为银行“打工仔”,但一个巴掌拍不响,自己又怨谁呢?基金持有人就愿意做“冤大头”嘛。
谈及2011年巨亏原因,各基金无一不是说受去年股市大跌影响。亏了可以怨行情不好,但2011年有超过八成基金出现亏损,且多数跑输业绩基准。如此这般,为何还不愿意检讨自己的“专家水平”。在大幅亏损过后,基金整体上几乎完全丧失了分红能力。截至去年底,各类基金整体上可分配净收益为-2129亿元,基金理财效应不复存在,又怎能怪基金持有人要愤然离去。
面对基金业“畸形”的发展格局,急需管理层重拳出击,关键就是要改革基金管理费提取办法。目前基金管理费是根据基金规模按固定费率来提取的。这种方式在基金发展初期为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做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种收费方式存在一个巨大的负面作用,就是把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利益与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完全割裂开来。哪怕基金投资出现严重亏损,基金公司也是旱涝保收,不少收一分钱管理费;基金经理也是照样每年拿着高薪。基金投资亏损的损失全部由基金持有人来承担。
正是这种利益上的完全割裂,导致一些基金经理在投资过程中,甚至做出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勾当,为了个人利益,基金公司利益而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也正是这种利益上的完全割裂,已严重损害了基金持有人对基金公司的信任,甚至严重危及到基金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最近几年尽管新基金发行不断,但投资者根本就不捧场,尽管新基金数量增加了不少,但基金规模却每年都在下降。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让基金公司的利益与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保持一致。这样就有必要对基金管理费进行改革,将基金管理费提取办法由按基金规模提取,改为按投资基金的效益来提取。
“固本才能长生”,基金业今天的窘境无疑是无视持有人利益,盲目扩张导致的恶果。由于行业发展比较快,偏重数量增长,导致人员储备明显不足,有经验的人才尤其短缺。另一方面,由于高薪和责任缺失,人才高流动性也给行业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困扰,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靠各种所谓的“激励”能够解决的,反而容易南辕北辙,造就更大隐患,给基金持有人带来更多伤害。只有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基金托管行与基金持有人“同呼吸、共命运”,中国基金业才能迎来真正大发展。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