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投机成农产品价格一大推手
|
经销商“包地”赌行情
|
|
2012-03-30 作者:记者 项开来 白田田/福州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字号
大
中
小】 |
“10元两根”的大葱价格近日开始回落,但农产品价格暴涨的故事并未终结。《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在福建漳浦调查发现,大葱产区流行“包地模式”,种植户和经销商“赌”的心态强烈,使得大葱价格上涨包含了非成本性因素。日益增强的投资投机属性,正成为大葱等农产品价格导常波动的一大推手。 记者在漳浦了解到,大葱生产周期近5个月,每年在大葱种植2个月后,大葱市场就“开市”了,经销商、种植户对大葱价格的“估价”宣告开始。经销商与种植户依据各自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判谈定一个价格,农户锁定价格后将尚处于生产阶段的葱地包给经销商。包地后,农户只需依约帮助经销商进行田间管理,此后大葱价格的涨跌均由经销商负责。 捉摸不定的行情,将漳浦大葱种植户拉进了一场“赌局”,“赌运气、搏一把”的心态十分普遍。一些种植户会早早将部分葱地包出去吃上“定心丸”,而留下部分葱地“搏”一下运气。如有60亩葱地,以4700元/亩的价格包出去40亩,谋求保本,要是遇上价格大涨,剩下的20亩就能赚上一把运气钱。 其实,这一幕情形似曾相识。2010年,大蒜价格暴涨,数以亿计的资金涌入山东金乡,一些经销商预计到大蒜减产,提前在当地“包地种蒜”。据当时媒体的报道,金乡县被包出去种蒜的土地占到金乡大蒜种植面积的1/10左右。 “包地是一种对农产品的投资行为,之前的大蒜、生姜、土豆等很多品种都有类似的现象。”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富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特别是对于小宗农产品,一旦价格出现上涨苗头,投资者有了获利的预期,就会将资金投向农产品市场。 在福建漳浦县,今年春节后葱地承包价格开始出现上涨,由开始的三四千元/亩,一直涨至近期的2万元/亩甚至更高。一般来说,三四千元/亩的包地价格算是正常价格,越早包地的人赚得越多,其间的差价就是投资利润。 秦富说,前期进入市场并有一定操控能力的人,把农产品价格迅速抬高,然后大量抛售后“获利出逃”,后来跟随进入市场的人赶上价格大跌,就会像炒股一样被“套住”,最终可能赔得血本无归。 “投机是导致农产品价格暴涨的一大因素,因为大葱产地价格的变动并不大,而到了消费者那里5元只能买一根葱,其中肯定是炒作的因素。”秦富说。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告诉记者,农产品价格上涨不只是供求问题,更是货币问题。由于货币投放相对宽松,前两年姜蒜都已经涨过了,接着是大葱,原来价格没有明显上涨的其他小宗农产品接下来还会成为炒作对象。 不过也有观点称,投机可能会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比较剧烈,但最根本的影响因素还在于供需基本面。在市场经济中,一定比例的投机者有益于发现价格、转移风险,但投机不应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农业银行宏观经济周评对近期菜价的剧烈波动也进行了点评,认为平抑蔬菜价格,其中一个方面是要加强市场价格监控,抑制投机行为。政府应加强对价格的监控,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完善价格信息发布系统,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等价格违规行为。 对于投机炒作行为,秦富认为,政府要相信市场具有自动调节功能,同时通过法律规章引导企业、经销商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而不是“捞一把就撤”。对于投机者,要给予严惩,这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秦富建议,通过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保障企业、经销商和农民都能获得平等的权益。如果后期价格大幅上涨,企业和中间商赚取了大量利润,应该对农民给予一定的利润返还。当后期价格下跌的时候,也要确保承包合同的执行。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