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老病为何频发
2012-03-27   作者:  来源:国际金融报
 
【字号

  ■ 本期嘉宾:

  陈 及 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宋颂兴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牛海鹏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编者按:产能过剩一直是近年来中国产业发展的“痼疾”。无论是属于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制造,还是属于新兴产业的光伏太阳能以及被认为属于钢铁业中高端产品的硅钢,均被业界认为“产能过剩”。据工信部先前的统计,目前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过1亿吨,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20%左右;水泥产能过剩近3亿吨,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200条,新增产能超过2亿吨;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在建氧化铝、电解铝产能仍达560万吨和200万吨。

  【名词解释】

  产能过剩:有人认为“供大于求即为过剩”。也有人认为,供大于求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供给略大于需求,第二种是总供给不正常地超过总需求的状态。“略大于”是指除满足有效需求外,还包括必要的库存和预防不测事故的需要,这种过剩本身并不是什么祸害,而是利益。且适度的产能过剩,对于产业转型升级也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对淘汰落后、结构调整形成了必要的市场竞争,有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健康机制;另一方面,适度的产能过剩将使消费者受益。后一种状态——总供给不正常地超过总需求才是过剩状态。这点又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总供给为一定时间里总需求相对不足,另一种是总需求为一定时间里总供给相对过剩。

  话题一

  过剩是既成事实?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公开场合中的说法,中国甚至有95%的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但实际上,目前业界对于产能过剩仍没有一个统一界定。那么,在标准不一的情况下,中国是不是真的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宋颂兴:部分产业确实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一般来说,一个产业要有一定的产能储备,以作为短期供需变化的缓冲。上述意义上的产能富余,属于正常合理的经济现象。不过,有些产业具备很强的扩张冲动,以至于产能储备超出了上述意义上的限值。如现在的钢铁行业,需求萎缩、钢价下跌、利润下滑,钢铁生产主业几乎陷入全面亏损,出现部分龙头钢企转而发展“非钢”产业的现象。
  陈及:中国多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已经是公认的事实。而且,这是一种绝对的产能过剩。以往,尽管我们处于经济高速增长之中,但事实上一些产业总供给还是大于总需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供大于求是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讲的。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外市场逐渐萎缩,中国的出口贸易逐渐走弱,导致产能过剩的局面更加凸显。另一方面,中国的内需市场也不景气,导致过剩产能在国内外两个市场都得不到有效消化。这种情况,在国际贸易上则表现为行业内的多个企业为了谋求出口,压低了出口商品的价格,而这又反过来导致贸易摩擦的增加。
  牛海鹏:可以说,产能过剩是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最浅显的意义说,企业只有生产出超过预计销量的产品,才能灵活应对可大可小的市场需求,保证市场的充足供应。但从中国这几年的发展来看,部分产业过剩乃至严重过剩已成事实。这主要集中在钢铁、化工等产业中。

  话题二

  4万亿投资是催化剂?

  有观点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因。但国家发改委曾驳斥称,“产能过剩在刺激措施出台前就是问题,并非刺激之后的副产品,信贷扩张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产能过剩,但不是主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老问题频现?
  宋颂兴:产能过剩的具体原因,不同的产业需要区别对待。有些是政府因素占主导地位,有些则是行业行为。前者以钢铁等重工业为代表,后者以光伏等新兴产业为代表。钢铁产业的发展,缘于地方政府过度倚重重工业对于GDP的提升;此外,前几年,4万亿投入基础建设,也需要钢材与水泥等建材,这种政府主导的投资决策,进一步催化了钢铁产业的扩张冲动。
  新兴产业过剩,更多的原因在于对市场形势产生了一定的误判,一拥而上,忽视了很多潜在竞争者。
  陈及:产能过剩反映的是一个体制问题。中国多个行业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如汽车制造业、钢铁企业等,不少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税收以及当地就业,片面加大资金投入。在消费不振的情况下,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无异于引鸩止渴。如这一部分投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需求,那么随着产能的扩大,供需两端的鸿沟将被继续拉大。
  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存在这种状况。只不过因为金融危机的缘故,这一矛盾会集中出现。
  牛海鹏:至于产能过剩的原因,首先在于地方政府。钢铁、化工及投资大、收益高,带来的税收显而易见,这能为地方政府增色。其次,过剩产业的门槛往往比较低,技术能力要求相对不高,相对于风险较高的金融投资,很多产业资本还是喜欢进入这些领域,尤其是,“无处可去”的资本也会进入这些领域,加剧过剩。再次,从保证社会稳定的角度看,客观而言,过剩产业确实能提供很多就业机会,这是过剩产业不舍得“下马”的原因。

  话题三

  如何破解过剩难题

  2004年以来,抑制产能过剩一直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2005年11月和2009年8月还曾就产能过剩问题举行国务院常务会议,十部门联手遏制产能过剩。但是,相关举措的效果始终有限。
  宋颂兴:尽管行业过剩局面的形成,各有各的具体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国内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运行不应该完全被政府指挥着走。第一,市场经济的投资决策,不应该完全按照政府意愿;第二,企业应该以利润为主要目标,对业界动向分析要全面完整;第三,在市场经济下,产能过剩多出现在个别企业身上,全行业很少出现产能过剩。
  因此,应该继续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在以市场为基础的前提下,政府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与必要的法律支持。
  陈及:事实已经证明宏观调控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产能过剩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中国行政式的抑制产能的政策思路在于,既然产能过剩,那就应该降低行业信贷供给,调整存量,控制新增量。但事实上,而在这样的宏观调控中,环保、土地、金融等政策更加倾向于哪一类企业,被淘汰的又多是哪一类企业,从现实中我们并不难得出结论。我们观察到,目前产业结构中,出现产能过剩的多是国有企业。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都在信贷上有更大优势。而且,部分国企在扩张时不受预算约束,导致重复建设的产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承认,市场固然可能出现产能过剩,但企业和市场也具有自由调节的空间和能力。所以,政府应该对竞争性行业放手,并降低税负,完善基本社会福利制度。只有让人们敢于消费,才能消化掉富余的产能。
  牛海鹏:如果不考虑任何外力的作用,惟有“市场之手”才能解决产能过剩。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相关部门调控产能过剩的努力。不过,问题在于,从目前的效果看,行政调控确实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有“越搅越乱”的担忧。而从政策层面看,合理的产业投资规划,或能为解决过剩产能助力。

  话题四

  新兴产业该如何发展

  “政策扶持—快速发展—产能过剩—综合治理”,与其说是怪圈,不如说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正常”现象。如今,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正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有了传统产业的前车之鉴,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上应该如何吸取教训?
  牛海鹏:从企业角度看,新兴企业应尽可能制定长远的战略,而不能仅仅短期着力,即企业需要有良好的战略思维,同时注重企业的创新,尤其是技术上的创新,以提高产品的创新力度,并最终为市场所接受。从政府层面看,虽不鼓励直接进行干预,但可以适时、适地地进行引导。
  宋颂兴:应该看到,目前政府已经意识到要调整经济结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7.5%的经济增长目标,为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落后的产能将逐渐被淘汰,而能够适应市场竞争,依靠生产力提高而不是粗放式扩张的新兴产业将获得很大的生存优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兼并重组的过程中,政府仍要确保市场本身的竞争机制。很多时候,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倾斜,可以依赖其规模兼并业内其他企业。国有企业应该有进有退,避免无序低效的产业兼并。
  陈及:目前最能够消除产能过剩的行业,主要还是完全竞争行业。自由度较高使利润竞争空前激烈,能够促使企业自由调节,充分创新。企业家千方百计地盯着好的项目,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得利润。通过这种方式,落后产能不断得到淘汰,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但在非完全竞争领域内,政府出台新兴产业规划,会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产生倾斜,给“寻租”留下了操作空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两部委预警新兴产业产能过剩 2012-04-18
· 产能过剩难抑水泥业投资热情 2012-03-30
· 我国机械工业产能过剩凸显 2012-02-14
· 中国钢铁业怪现象:产能过剩地区成投资热点 2011-12-18
· 产能过剩值得高度重视 2011-12-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