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理财业务通过持续营销以增加规模,这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持续营销花费不小,而且经常吃力不讨好,难达预期效果。”谈到券商理财产品持续营销时,申银万国(微博)资产管理总经理单蔚良表示。然而,面对清盘红线的压力,不少券商仍被动选择持续营销,以保证产品存续。虽然产品业绩良好的部分券商资管部门主动营销增加规模,但却有“花钱没效果”的风险。
防止清盘被动营销
这是一个颇为尴尬的景象,现有的249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有90只产品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按照相关规定,当理财产品资产净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亿元时,将强制清盘。因此,不少券商理财产品正被清盘阴影笼罩。
开展持续营销是保证券商理财产品存续的重要手段。在一般情况下,券商资管部门开展持续营销,通常要支付给银行、券商营业部等渠道一定的费用。
“一般要支付给渠道全部的参与费,同时还要给一部分营销奖励。”北方某券商资管人士表示。券商理财产品的参与费率通常为0.3%~1.5%,而在开展持续营销时,券商资管通常要向渠道支付1%左右的费用,另外还要给渠道0.5%左右的额外营销奖励。例如,有5000万资金申购产品,那么券商资管部门得单独拿出75万元奖励渠道。而该部分申购资金能给券商资管贡献的利润有限,因为管理费甚至退出费等费用大多交给了银行。因此,许多券商资管部门通常不愿意开展持续营销,但在清盘压力之下,只好被动进行。
第一创业创金价值成长2期就是其中一例。该产品成立于去年12月,首发规模仅为1.24亿,按照该产品合同约定,成立后的3个月为封闭期,投资者不得申购和赎回,上周该产品迎来成立后的首次开放。为了防止因投资者赎回造成产品净值低于1亿元,在有业绩支撑(该产品成立以来获9.51%的收益)情况下,该产品启动了持续营销。
主动营销效果不佳
除被动营销外,不少券商资管部门出于对产品业绩的自信,欲增加规模以获更多业绩报酬,会采取主动营销策略。
恒泰证券债券型产品稳健回报就是一例。该产品成立于去年11月,规模超过6亿元,成立以来净值稳定增长,目前已获得了3.32%的投资收益。按照产品约定,当产品业绩达到年化收益率8%,在该产品分红日、委托计划退出日等日期,该产品将提取业绩报酬。目前该产品年化收益率已达8%,由于对未来业绩较有信心,该产品欲扩大规模。在持续营销的帮助下,该产品目前每天可获得700万元~800万元的净申购额。
然而,一批券商虽然也积极开展营销,但在疲弱的市场中吃力不讨好。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北方某家券商的一只产品,自成立以来业绩表现良好,该产品在开放日前积极开展营销。不幸的是,在开放日的前两天3月14日和15日,上证指数分别下跌2.6%和0.7%,在持续营销推动下,获得了900万资金的申购额,同时却有9000万资金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