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评]保障“环境民生”亟待转变执政理念
“重民生与促发展”系列时评之八
2012-03-14   作者:陈伟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民生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核心议题。环境保护亦在此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与保障和改善民生休戚相关。这是因为,环境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存质量。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在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因此,强调“环境民生”,具有很强的现实紧迫性。
  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援引权威数据称,我国1/5的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为劣V类,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部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受到威胁;全国17.2%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区域性大气污染日益突出。
  实际上,频频发生的环境事故早已敲响警钟。来自监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水污染事故近几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重金属污染和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也时有耳闻。2011年下半年以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灰霾现象频频发生。
  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或者说是发展路径与发展结构问题。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部分地区尤其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重发展轻环境,不惜以资源换产业,以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推高GDP增速,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取眼前利益。其结果,不仅危及自身,也将贻害子孙后代。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生态恶化,生活质量下降,发展经济的意义何在?换言之,如果老百姓连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都已是奢望,又何谈民生,何来幸福感?
  正因如此,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地承诺,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
  知易行难。环境保护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有赖于企业自觉自律、市场有效驱动和全社会共同参与,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
  在执政理念上,必须彻底摒弃“GDP至上”的政绩观,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和建设立项的基本前提。
  在执政实践中,应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同时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当前,节能减排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监管不力等问题。为此,必须多措并举,强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大幅度调整能源结构。唯有如此,我国才能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历史轮回,步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正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经参时评] 重塑“美国制造”别拿中国说事儿 2012-07-17
· 威信源于透明--代表委员热议“环境民生”新概念 2012-03-09
· 央视调查显示:民生关注"收入" 投资青睐"双金" 2012-03-08
· 民生 发展 改革:2012预算安排凸显积极财政色彩 2012-03-07
· [关注]网民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充满民生情怀 2012-03-0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