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国际油价虚高受到地缘政治和金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因金融资本的炒作,去年我国为此多付出了近600亿美元。现阶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只能说有了好开端,最紧迫的就是需要破解并网的瓶颈,防止太阳能、风能设备制造业盲目无序扩张。
制止风电太阳能设备制造业盲目扩张
中国证券报:为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制止风电、太阳能产业盲目扩张”,引起很多代表委员热议。如何理解这一表述?
张国宝:国内风电、太阳能特别是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目前确实碰到一些问题,但我理解需要制止盲目扩张的是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业领域。风电装备及光伏发电材料、电池组件等领域近两年来发展迅猛,出现价格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的现象,特别是去年产能过剩现象已转化为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实际经营困境。这些确实需要出台措施加以规范和引导。
但从风电、太阳能行业而言,远没有到要制止发展的地步。风电装机并网容量去年达到4700万千瓦,仅占全国装机的百分之四点几;发电733亿度,占全国发电量的1.5%。其电价水平也降到平均每度电0.57元左右,如考虑减排因素已与火电价格有一定竞争能力。光伏发电规模刚到300万千瓦,度电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过程中。从规划的角度看,“十二五”期间并网风电装机将达1亿千瓦,光伏发电达1500万千瓦,需在目前已有装机基础上大幅提升。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角度看,风电光伏未来都要承担一定比例。因此,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仍很广阔,要把防止设备制造能力盲目发展与风电、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区分开来,这才是国家能源政策的初衷。
大力促进分布式发电
中国证券报:现实中风电并网难等弊端也暴露出这些行业发展确实面临一些问题,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张国宝:首先我们得清醒认识到,这几年风电、光伏发电遇到的一系列难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重视去解决。解决目前风电以及光伏发电所遇到的并网难是问题的核心,要协调好各层面与电网的关系。电网确实存在自然垄断性的特征,即使把电网拆分变小,在一个区域内仍然只有一个电网,但电网在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还应更加主动积极。
目前某些风电场存在“弃风现象”,主要发生在内蒙古和东北地区。一方面这一地区风资源丰富,另一方面电力需求没有南方沿海地区旺盛。但也有体制问题,内蒙古西部电网是地方电网,独立于国家电网之外。内蒙古电网风电发电量最大时达到了电网发电量的18%,国际上风电发达的国家如西班牙、丹麦做到风电占20%。这说明有些关于风电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的考虑有点夸大了。尽管电网也在想办法加紧建输送通道把这些大基地的风电尽量多地送出去,但也需在新的思维上寻求突破。
中国证券报:新的思维是指什么?
张国宝:就是在建设八大风电基地输送通道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离电网末端近的地区就地消化,搞分布式发电。分布式的核心理念就是独立于大电网之外,建区域性的小网或微网自发自用。有时候需要将多余的电出售给电网,缺电时也需要大电网支持一定的电量,这种微网有时仍需要与大电网相连,目的是为了保障微电网的安全供电,基本特征还是自发自用。
事实上,太阳能光伏发电适合于微网供电。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的弊端和风电一样,因为每天的光照时间受季节、天气等因素制约。对于光伏发电来说,屋顶发电系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在新疆吐鲁番新城搞太阳能微网的试点已经取得进展。问题往往集中于电网肯不肯支持分布式、微网这一理念,少一些利益考量,配合这些独立发电系统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
中国证券报: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即将推出,如果推行开来能否达到促进新能源发电上网的目的?
张国宝:配额制一直都在提,如果政策方案能够比较完善,具有可操作性并切实落实,当然是一种可行的自下而上的约束机制。国内众多发电企业也愿积极落实,阻力不大,难点还是出在电网和电价机制上。现在风电、太阳能发电成本仍高于水电、核电,需要补贴,规定必须生产一定量可再生能源电量,要防止宁愿多送一些水电和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发电量要提高必须落实补贴机制。
石油储备尚难藏油于民 游资炒作推高油价
中国证券报:现在油价高企主要是哪些因素造成的?这是否不利于成品油新定价机制的推出?
张国宝:地缘政治和金融,当然主要还是金融资本的炒作。按照实际供需情况看,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并不好,需求并未增加多少,供应量也基本是平衡的,因此不可能每天有这么大的波动。油价已经变成一个类似于股票一样的金融资产。我认为,油价合理水平应该在90美元/桶左右,但现在许多机构利用伊朗局势进行炒作,把油价给炒高了。
这么高的油价,使我国面临更多输入型通胀压力,显然不利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推进。
中国证券报:目前我国石油储备究竟处于什么水平?
张国宝:目前我国石油储备的具体数字并不是完全透明的,因为这容易成为游资炒作的因素。中国若公布要储备多少石油,油价就有可能夸大这一因素被推高,储油成本也将随之上升。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外国机构打听中国石油储备情况而我们不愿意具体说的原因。
目前,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一期建设已经完成,建成了4个石油储备基地,二期在陆续投产,最近建成了两个。总的来说,我国石油储备基地可以说是陆续投入使用,是一个逐渐收储的过程,并最终向90天的目标靠拢。
中国证券报:我国石油储备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如何管理?
张国宝:分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刚才所说未公开数据的是政府储备,由政府出资建库、购油;另外还有中石油、中石化、中化等企业的商业储备。在一些石油储备基地,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的油库有相邻建设在一起的。算上商业储备的话,我国的石油储备水平将提高一些。
中国证券报:有人认为,可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石油储备,以节省国家财力。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张国宝:之前有一段时间国际油价相对便宜,当时我国第一期石油储备基地已经收储完毕,没有新的国家油库来储油,而国家财政购油审批时间较长,怕错过油价低点的好时机,当时确实考虑过让民间力量参与收储,国家石油储备中心也考虑过利用招标或议标的方式选择一些民间库储油。
最终未能实施的原因有二:首先,民营油库小且分散,一般都不位于大码头,大轮船无法停靠;二是民营油库储油是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即国家要付油库的租费,有关租费的标准意见不一致。因此,民营企业进行石油商业储备是可以的,即自己买油储存在自己的油库里。但如果让国家买油放在他们的油库里,并由国家支付租费则要有公平合理的租金,不能向国家漫天要价,否则,事情就办不成了。另外民间库为国家代储安全问题如何保障?出了问题如何问责和赔偿都要有公平合理、职责分明的规章制度。
中国证券报:目前油价高涨是否会影响石油收储?
张国宝:目前油价太高所以一直没有进油。但现在觉得高,也许过一段时间更高了,这就看你怎么判断,首先要解决的还是有无的问题。比如,去年由于地缘政治影响,油价虚高了约30美元/桶;而去年我国共进口2.6亿吨原油。照此计算,我国为此多付出了近6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