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这组指标虽然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就业总量的增大、结构性矛盾的加剧却对这一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
部分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减轻中小企业税负、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缩小社会保障差距是破解就业难题的当务之急、中期战略和根本之策。
当务之急:减轻中小企业税负
据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统计,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是名副其实的吸纳就业主渠道。
"我国财政收入增幅很高,在当前的情况下,减轻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负是稳定就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选择。"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说。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下,各种长期积累的不利因素相互叠加,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难度加大的苗头。而"税费负担偏重,已成为阻碍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太利说。
而在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看来,税收外的费用负担同样不可小觑:各项收费过多、过杂、过乱。比如建个厂房就有图审费、质检行政费、白蚁防治费、房产测绘费等三四十项收费。"实际上,中小企业发展需要金融、工商、税务、质检、环保等多个部门的支持。"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说,"但最能立竿见影的还是减轻税负!"
中期战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者的技能和就业意愿与岗位条件不符。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都需要劳动者具备一定的技能,这一问题就越发凸显。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赵湘平告诉记者,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最为需要的就是技术工人,很多地方的技术工人处于严重短缺状态。而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制造业仅高级技工的缺口就达400余万人。
"我国的职业技术培训水平与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极不匹配,德国大约有8000万人口,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却有4000多所。"郑功成说,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止到2010年末,全国共有技工学校2998所。
目前的情况是,职业院校发展举步维艰,得到的公共经费很少。而企业的教育、培训责任也远远不够,投入太少且功利性太强。郑功成建议,我国应提高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大幅提高职业教育经费在整个教育投入中的比例。
赵湘平则建议,进一步加快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全面普及中职教育免费政策,此外,扶贫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农业部门要整合资源,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的力度。
根本之策:缩小社保、待遇差别
"大学生愿意考公务员、大国企是因为它们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待遇。"郑功成说,以养老金为例,"两个高工不如一个机关勤杂工,三个高工不如一个小学教师",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同是部队转业人员,从企业退休和从事业单位退休,待遇也会截然不同。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董事长张全收认为,农民工的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数量庞大的随迁子女入学难,难以享受廉租房、公租房等,都限制了农民工融入当地生活。因此,很多人选择"逃离"大城市,回乡谋发展。
"'招工难'的关键是我们的就业工作、就业政策没有完全覆盖到广大农民工群体。"赵湘平直言,"农民工没有享受到一套系统的就业扶持政策,比如社会保险政策。"
"我们必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居民三方之间和劳资双方的利益分配关系,让劳动者从一般意义上的'劳有所得'转向'劳有所值'、'劳能共享',并尽快打破政策性垄断,让不同行业的劳动报酬趋向社会平均报酬。"郑功成说,"另一方面,在公共资源分配上向民生福利保障倾斜,通过健全社保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减轻城乡居民的生活负担,尤其是让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群众和城镇低收入群体获得公平的保障,为就业发展提供根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