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收费标准由银行说了算
2012-03-01   作者:刘砚青 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网
 

    除了上述我们提到的常见问题之外,银行理财产品也存在着乱收费现象: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公布的收益率中并未扣除费率;有些银行虽标明产品的费率和收益,但却跟实际情况存在误差,会有近1%的收益凭空消失;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外币产品手续费还会受到汇率的影响。
  
  部分产品管理费没有明码标价

  2月9日,银监会对外发布《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对银行业系统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但该通知并未关涉到理财产品方面的具体措施,理财产品收费都是由银行基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定价。
  《投资快报》记者发现,部分银行对外公布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尚未扣除各种费率。农业银行近期一款浮动收益产品规定,“托管费年化0.05% 若产品到期实现的收益小于或等于预期最高年化收益与托管费之和,投资管理费为0;若产品到期实现的收益超出了预期最高年化收益与托管费之和,超出部分将全部作为中国农业银行的投资管理费。投资管理费=理财资金×(理财资金投资收益率-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0.05%)×实际理财天数÷365”。也就说,银行公布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中并未扣除投资管理费率。
  中国银行曾在某款产品中表示,“理财计划成立后,管理费从理财计划财产中计提并支付给管理人”,却未透露这笔管理费包括那些内容,要扣除多少,最终收益率为多少;而工行的某款挂钩黄金理财产品则有类似的规定,“为确保此项理财业务的款项交割,银行有权依据投资者认购金额从投资者理财资金账户中主动扣划本理财产品项下相应理财款项”,但相关理财项款却未标明。
  
  建设银行理财产品莫名蒸发近1%收益

  《金融投资报》记者还发现,建设银行与2月10日发放的“乾元—私享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其产品说明书显示“产品拟投资的资产组合预期年化净收益率为5.7%-6.8%,扣除销售费率、托管费率后,在投资于基础资产的本金和获得收益按时足额回收的情况下,客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7%”。记者在说明书上发现:产品销售费率为0.20%/年,产品托管费率为0.05%/年。也就是说,除了这两笔固定的收费外,该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应该为5.45%至6.55%之间,按照说明书中提示的4.7%的收益率来计算,有一笔0.7%至1.75%的费用不翼而飞。但建行并未在说明书中注明该费用的去处。
  针对莫名蒸发的收益,记者向建行的客户人员提出疑问,该人员却建议记者找其他人员咨询:“我不是理财经理,理财经理会进行解释。”记者针对该问题咨询了4-5个建行工作人员,他们均以自己“非理财经理”或“不是负责该产品的销售人员”为由而拒绝解释。就在记者打算离开的时候,该行一位大堂服务人员随口说了一句:“客户一般只关心到手的收益,谁关心费率啊。”
  
  同银行不同产品费率差0.6%

  除了上述这些收费猫腻之外,更而令人惊讶的是,银行外币理财产品却收取人民币计提的手续费。根据建行一款汇得盈保本型外币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约为2.15% ,再扣除我行固定托管费用0.05%,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1%。”,而根据规定,“产品托管费率:0.05%;产品运行期间,理财产品的托管费用按照T日投资币种对人民币中间价折算基数计算出的人民币为基础计提。产品到期后,托管费用将从产品中直接扣除。”也就是说,假如理财币种当日手续费走跌或走高,对手续费起到很大的浮动影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在银行买理财产品被忽悠成了保单 2012-03-01
· 滚动理财遭"巨额赎回"也可能被套 2012-03-01
· 银行对赌金价跌 理财品看空黄金 2012-02-29
· 理财产品猫腻多 经理多是大忽悠 2012-02-29
· 部分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走低 2012-02-29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