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文字稿-聚焦并购潮:吃掉洋品牌的秘诀
2012-02-28   作者:  来源:央视网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热情高涨,可屡屡碰壁,加上千亿元亏损实在令人心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为何这样难?《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史小诺):各位晚上好!欢迎收看今天的《今日观察》。海外并购一直被看作是勇敢者的游戏,在昨天我们节目讨论了十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失与得,尽管路程坎坷,但是,出于转型和企业战略的考虑,走出去也是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选择,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步伐已经不可阻挡。在交了很多失败的学费之后,中国企业是否已经学会既有勇又有谋?最佳的时机要怎样更好的把握?海外并购之路该怎样做到"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今天我们将会就此展开讨论。今天我们演播室的评论员是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先生和张鸿,首先一起来看一下几年前发生的一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
         去年1月份,为了表彰中联重科詹纯新为意大利经济交流发展所做的贡献,意大利统纳波利塔诺亲自为他颁发大奖,这个在意大利被视作最权威的经济人物大奖,设立18年来,首次颁发给一个中国企业家。而10年前,面对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西法,当时的中联重科还像一名小学生,西法成立于1928年,行业排名欧洲第一,世界第三,2007年6月,意大利工业城市米兰突然报出一个消息,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西法公司准备出售,销售一处,全球多达22家投行闻声而动,他们身后还有一连串的利益同盟,一场跨国并购大战瞬间打响,然而没有跨国并购经验,这时詹纯新向弘毅投资的总裁赵令欢提出,需要他走进自己的战壕。
    詹纯新(长沙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对我来说心里有底,能够更好地发挥弘毅投资,这种国际化运作上的一些经验。
     当赵令欢和他的团队来到米兰后,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仅由中联重科和弘毅投资组成的联盟,这一仗显然打不赢,如何形成更强大的利益同盟,赵令欢想到了米兰一家实力强大的投资公司--意大利曼达林基金,意大利曼达林基金和美国高盛带来了充裕的资金和跨国的人脉网络,围绕着竞购西法的目标,他们各自运转,又默契配合,赵令欢很快找到了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地方。
    赵令欢(弘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有曼达林有高盛做联合体,所有机构的信誉,都放到一块来跟卖方来谈,卖方觉得我们是真诚,可信,有实力。所以这件事在谈判的早期,在他们还在挑三拣四的时候,我认为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008年9月底,中联重科、弘毅投资、高盛和曼达林基金共同投资方,一共支付2.5亿欧元,完成了对西法公司的全资收购。
    乔什·勒纳(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投资者联合是一个复杂的因素,但带来了不同容忍的能力,很明显弘毅带给了这次交易很大的价值。
     中联重科从全球行业排名第五的位置,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最大的财经媒体《24小时太阳报》,特地使用了三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对詹纯新的专访,中联重科并购西法的案例已经被收入哈佛大学经典案例库。今天在中联重科的橱窗里,能看到两张拍摄的站姿一模一样的照片,不同的是,照片中的人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他们神情和身后的中联重科一样,都有了历史的重量。       
    主持人:刚刚我们看到这个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的西法公司,其实我们说如果要打一个比喻的话,就像联姻,就像谈恋爱一样,可能这个身份或者是说当时的背景,家庭背景,它实力悬殊有一点大,一边可能要轻一些,一边可能更加富贵一些,所以这样,怎么样翻过这样一个藩篱,怎么样能够,真正两边谈恋爱能够成功,他可能就追求的过程,在这个追求的过程当中,哪一点是相对来说比较难一点?
    张燕生(财经频道评论员):认同。也就是双方,一个穷小子想追求一个公主的话,我觉的最最难的就是认同,而这个认同,你知道穷小子什么也没有,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
    主持人:但咱中联重科有啊。
    张燕生: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说你要给他一个好的前景,你要给他一些使她愿意伴随你一生的一些前景。
    张鸿:而且你有这些你要让她知道,你首先让对方知道。
    张燕生:这些东西实际上公主要看重你,她一定看重的是你这个东西,也就是你能够成为,从企业来讲,公主一定看重你能成为百年老店的那种潜质,她才愿意嫁给你。
    主持人:那中联重科有什么呢?
    张燕生:他有什么呢?实际上我们会发现中联重科呢,你会发现,他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它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产生一种井喷性的需求,那么这样的话你会发现,中国形成一个全球性搞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全球的综合能力。
    主持人:对。
    张燕生: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比如说我们在美国,美国谈的就是说,美国能不能够进一步扩大中国对美国的投资,那么主要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那么我们说在欧洲,我们对欧洲,对它的扩大投资也是提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那么这些方面都会产生对工程机械这种井喷式的需求,这种需求会给欧洲的老牌工程机械公司的股东,创造最好的财富和收益。
    主持人:这是吸引他们的一个点。
    张燕生:这是第一个点,就是他有什么?你会发现他有最好的市场,最好的产业,都是成长性最好的。那么第二个我们说,也就是中国的公司能够并购成功,也就是他为什么要收购这家企业?那么我们说并购的时候人们经常会说,并购是为了融资,也就是并购它作为财务投资也好,战略投资也好,它是为了能够带来更高的回报。
    主持人:我觉得是为了它的拓宽市场吧。
    张燕生:还有一些是为了技术,也就是说我把他的技术拿到之后工厂就解体了。
    主持人:对。
    张燕生:其实我们会发现中联重科收购他其实既不是为了融资,也不是为了技术,而是为了他的产品和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就是中联重科收购以后,是真正的,我们叫强强联合,也就是能够使这个企业做大,做强,做好,他的工人,他的技术,他的老板,他的股东都能够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第三个我们就说中联重科为什么能并购成功呢?也就是我们说他有一个很好的伙伴,因为我们知道中联重科在中国工程机械这个行业中间他是领头羊,但是他毕竟是一个我们叫产业资本,那么他在跨国并购中间,也就是说他跟我们中国的,也就是并购这个方面弘毅资本联合并购,也就是一个产业资本最好的业内的产业资本,和业内最好的并购的金融资本的联合,所以这样一来,它会使欧洲老牌的工程机械公司他能够愿意把自己的资产,放心的交给这家中国的,就是新进入的,年轻的公司,他相信他能够给这家公司带来更好的未来。
    主持人:对,很好的连接起来,张老师刚才讲的这个并购他成功的几个要素,张鸿的观点呢?
    张鸿:最初的时候肯定双方不是特别了解,尤其是你要指望,一个欧洲那么大的公司,对中国的一个企业有多充分的了解,可能很难,他可能知道你的市场很重要,这个时候信息不对称,那就像我们谈恋爱一样,双方介绍可能认识了,但这个时候需要媒妁之言,所以就有一些专业的,包括弘毅,弘毅投资可能这个意大利的公司,西法公司可能也不是特别了解,你只知道你资本市场很厉害,做并购很厉害,好,OK,那我在你意大利找一个基金,你熟吧?好,你如果还不熟,高盛也入伙,这个时候就是大家一起来做这个事情,所以昨天马光远其实也谈到了,就是并购是什么?是个技术活,它不是说我有钱了,买你,你就一定愿意的。
    主持人:对。
    张鸿:这就是你不能强迫别人跟你谈恋爱,所以我们想就是说在整个这个过程当中,昨天我们谈了是15年的过程和学习,那我们现在看到已经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学会了在资本市场上,在整个的产业的这种股权上,收购上,学会了向他们靠拢,学会了让他们更多的了解我们的办法,学会了用他们的办法来和他们谈判。
    主持人:那么我们说,联姻虽然是成功了,但是这个联姻后面,磨合的道路怎么走?因为我们知道文化背景不一样,还有习惯也不一样,就像昨天马光远在节目当中也说到了,比如说联想并购当时IBM的时候,包括很多文化,比如说他进了你的办公室,美国人还把二郎腿翘着,或者是说不到机场来接你,很多那个不适应,所以这个只是礼仪上的一种不适应,还有很多技术层面的很多不适应,这个应该怎么办?怎么样解决能够走得更好?
    张燕生:这个我个人的想法是这样的,也就是不管是东方的文化,中国的企业文化,还是西方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不同的。
    主持人:对。
    张燕生:我们看看80年代当时我们在美国的时候,那个时候日本人收购美国的企业,像丰田收购美国的一些汽车工业,那么经常很多的电影都在演,日本管理者和美国的工人之间文化的冲突。但是你会发现,这30多年过去你会发现,现在日本的管理者,日本的企业和日本的文化,完全是跟美国融合到一起去了,那么也就是说你会发现,只要它是在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上,去融合我们国际化的文化,包括我们的企业,包括我们的市场,在同一个我们叫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来做的话,实际上我觉得这种文化的融合是能够做到的。
    主持人:所以我们说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背景下,其实像这种好的东西,向好的东西自然趋同,它可能就会慢慢梳理下来需要一个过程。
    张燕生:对对对。
    张鸿:这里面可能也有中国儒家的一个传统叫合而不同,就是你首先要能够接受大家的这种差异,你不能强迫别人,你看我们一些并购失败的案例,可能就是你不了解当地的法律,当地的一些政策,包括当地的工会组织,然后你无法融入到那种文化当中去,所以很多时候你只能购,但是你没并,就是你花了钱,但是你两个没法在一块过日子,这就很难,所以我也看到中联重科他提到的这个西法的CEO,当时一并购以后,他发现这个西法的CEO是一个特别浪漫的人,喜欢看歌剧,全世界到处走。
    张燕生:典型的意大利人。
    张鸿:对对,意大利人,意大利人他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明确说,他说你看你们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和工作观念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就很浪漫,这个那和我们有冲突,和中联重科有冲突,有冲突怎么办?你把他干掉,干掉的话,可能你整个一个团队就会受到影响,怎么办?想了半天,后来说跟他板,直接谈,说你来担任我们集团总部的全球采购的副总裁,这可不可以?全球哪有歌剧你就去哪采购就完了,很乐意,我就接受了,仁厚换了一个CEO,这样的话整个公司,就是起码已经开始沿着中联重科的那个意愿在往前走,这个是什么呢?就是当我们开始想和他一块过日子的时候,其实就是我们说。
    主持人:想办法了。
    张鸿:婚姻也是一样,需要磨合,也需要技巧,就是爱的能力,爱的能力,最大能力是什么?让你爱的那个人爱你,这是《中国式离婚》里边一句经典的台词,所以像网上的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语言,其实就能概括这个,就是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主持人:我们看到随着中国经济一直是朝着一个比较好的方向一直在发展,在这个同时,欧美经济可能会有一点点低迷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需要走上海外并购的这条路,那么这条路怎样走的更加踏实,更加顺畅?稍候回来继续评论。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今天的《今日观察》,我们继续来关注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在这些年当中,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走出去,同时已经走出去,闯闯世界,看看天下,他们会有怎样的经验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片子来进行学习和了解。   
     2011年6月,新的《蜘蛛侠》在纽约拍摄外景,神奇的蜘蛛侠依然在借助蜘蛛丝的力量,在高楼大厦间穿行,而在现实的商业世界里,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借助并购的力量,超越发展之路上的一道道障碍,飞奔在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地球上。
    有些时候结婚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我们对普茨迈斯特暗恋了18年,18年前我们进入这个行业时,它就是第一了,如果是那时,我们简直不敢想象并购的事,我们对它是长达18年的倾心相恋。这是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1月31号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此形容这次对普茨迈斯特的并购。当天在长沙,三一重工与拥有世界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大象的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三一重工将投入26.54亿元收购世界混凝土机械巨头--德国普茨迈斯特股份有限公司。谁拥有大象谁就拥有世界的技术,世界的地位,在会后记者问答中,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多,此次收购不能使用金钱来衡量,是一次战略投资。
    向文波(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它给我们带来的品牌、技术以及全球的销售和服务体系,这对我们来讲,这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价格是非常合理的,远远低于我们的心理预期,根本谈不上是一个天价。
     1月21号,德国普茨迈斯特控股有限公司,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有限公司签定合并协议,三一与作为少数股东的中信产业基金,共同收购普茨迈斯特股权,此次交易仍需获得相关部门审批,预计第一季度完成。为减少交易变数,普茨迈斯特创始人卡尔·施莱西特与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将两人的手表互换,表示最终完成收购只是时间问题。
    向文波:国际化要与本土化结合起来,作为德国公司来讲,这个普茨迈斯特这个公司,将继续独立的经营这个品牌,将继续由这个管理团队来经营。
     媒体援引德国普茨迈斯特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的话,大象公司占有全球市场的40%,其90%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是除中国以外的市场主导者,但形成反衬的是,大象公司海外收入中国市场的所占比例很小,由于本土巨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咄咄逼人的态势,大象在中国的销售实际上在步步退却。2009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效应全面释放,当时普茨迈斯特的销售额跌了近50%,与此同时,三一重工的销售额却飙升了约50%,三一主要市场在中国,出口还不到销售额的5%,所以还不是全球性,世界性的品牌,并购普茨迈斯特不仅是将三一的技术一下子提升到国际领先,在国际市场上,还少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极大的节省了企业参与竞争的成本,实现了互补多赢。   
    主持人:为什么很多好的企业一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他就想走出去,就像演员演的好,他就想当导演?我觉得是不是一个中国企业的必经之路?
    张燕生:一定是必经之路,它的第一个道理,也就是我们曾经得诺贝尔奖克鲁格曼他讲的一句话,也就是说,并购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全球市场的这种强强联合,它所取得的规模效应,一定比你仅仅在国内要大,要更加综合,所以说,往往一个企业大到一定程度,要想真正成为全球性企业,它一定要在全球范围内去买最好的企业,取得全球性的竞争优势。
    主持人:对。
    张燕生:第二个,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互补,实际上比如我们说海尔是比较早的走跨国并购的,那么海尔曾经在它的历史上,曾经想买美国的第二大家电公司美泰克,但是没有成功,我们说它为什么要买?原因很简单,就是美泰克有海尔做梦都想要的美国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就是美国人喜欢的大冰箱;第二,主流渠道,也就是说你的产品能够进入到大连锁,大超市;那么第三,本地品牌,也就是说,人们听到这个品牌以后,人们就像自己家里的品牌一样,那么熟悉,就是打小长大,伴随他长大的这个品牌,因此我们会发现,它为什么要并购呢?也就是主流产品,主流渠道和主流品牌,是我们企业在发展中梦寐以求的东西,我自己要发展可能需要几十年,需要巨额的投资,但是我并购就能够实现。
    主持人:所以这个梦不管是好的企业,好的企业家他必须要做的,张鸿的观点。
    张鸿:所以你看到普华永道最近有一个调查报告,去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创纪录,就是刚刚过去的这个1月份你看到,有三一重工的,然后广西柳工也是3.35亿并购波兰一家公司,山东重工是收购了豪华油轮巨头意大利的一家公司,然后还有国家电网是收购了葡萄牙电力的一个股份,就是当你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你一定是有很多企业要做大,做强的。
    主持人:对。
    张鸿:做大是什么概念?就是在全球化的这个背景下,你必须得往外扩张,所以一个好的演员不一定愿意当导演,但是一个好的演员他可能愿意扩大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张燕生:他愿意在一个大舞台上。
    张鸿:对,去好莱坞,去更多的地方发展,有更大的舞台,所以你看到我们这个系列节目里面也有雷士照明,它和张老师刚才讲海尔的那个故事有点像,当它想去欧洲卖它这个照明器材的时候卖不动,卖不动怎么办?自己搭渠道,自己卖,成本巨高,那我收购一个渠道,我发现有一个渠道卖这个,而且它在当地又有品牌,又有人相信这个渠道,所以那我就直接收购它好了,所以这是做大,你要做面上,要让自己更强大,还有就是做强,做强就涉及到我们经常提的产业升级,怎么升级?比如说雷士照明,你这个时候你很难现象,它下一个收购目标是LED的这种显示屏,就是我还要升级,升级怎么办?升级除了我自己研发什么什么的,当我有了一定资本能力的时候,我可以去收购一个具有这种研发能力的,或者具有这些成果的一些企业,这样的话就降低了我的成本,三一重工的总裁说,说这次并购如果成功的话,将让我的国际化步伐提前五年,五年是什么概念?五年就是你的成本效率都在提高。
    主持人:何乐而不为呢。
    张鸿:对。
    主持人:所以这个海外并购其实就是一种顺势而为,那接下来就这样一个话题和观点,我们听一下我们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他们的说法。   
    滕斌圣(长江商学院副院长):一个是对自己为什么要做国际并购,要有一个非常客观和清醒的认识,绝对不是说人云亦云,而是对自己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什么样的格局,短板在哪里,长处在哪里,有一个很好的分析,要通过别人的长处,有效的资源来补自己的短板,这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匹配性,而我们要了解匹配性,就要做很充分的尽职调查,因为海外的公司处于不同的法律环境,有些企业往往是买来以后才发现,黑洞很大,买来以后甚至在买之前,就要对自己的一个整合能力,要有一个很好的评估和打造,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相当的整合能力的话,那只能采取把它基本放在一边,放它自己来运作,但是前提条件是,那个企业还是有盈利的。
    赵龙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  副教授):整体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是到了慢慢向外走的时期了,如果我们对比一下现在进来的钱,和出去的钱,过去的差距其实非常大,出去的钱很少,现在慢慢的减少(差距),这主要和我们产业结构改变也有关系,和整个国际结构的变成也有关系,对有些行业,比如说我们现在已经,把这种人工成本(高的产业)更向外移,这种类型的投资,其实我们是在学人家,其实是潮流推着我们在走,另外一种投资,可能属于向往更高行业的方向去走,比如高科技行业,生物制药等等,需要更多研发这种途径去走,那么这两种问题的考虑完全是不一样的,我们更希望为了未来的,我们国家内部的产业转型,和为了企业更好的扩展国际市场,一个国际化这种环境,我们当然更多的鼓励去另一种方面的投资,就是往上游的方向发展,但是同时我们需要获得一种平衡,个人感觉来说,这两种趋势其实慢慢都在增强。   
    主持人:那么在目前的这样一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下,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不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张鸿:其实两年前就坐在这里,我们问过相同的问题,是不是最好的时机,金融危机以后,确实是现在是馅饼满天飞,但是当馅饼满天飞的时候,陷阱一定也遍地都是,所以它确实是一个大势,就是中国走出去是一个大势,但是就像股票一样,指数是在涨,是在慢牛的时期,但是精选个股也是必要做的功课,否则的话你只能是挣了指数,你赔了钱。
    主持人:那还有哪些行业,哪些领域适合走出去?
    张燕生:适合走出去呢,我们从全球的角度来讲,就是适合走出去的领域是三大领域,第一大领域,也就是全球科技进步最快的地方,也就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第二大领域,也就是金融,因为金融全球化中间,就是人民币的走出去,银行的走出去,就是金融的跨国并购和走出去这个部分明显在加快;第三个,就是矿业,那么从这个地域的角度来讲,也就是新兴市场是目前走出去的亮点。那么从中国来讲,也就是在我们的"十二五"规划中间你会发现,加快实施走出去的重点是什么?第一,渠道,也就是中国市场产品要走出去,你必须要建立我们的渠道,建立起这种市场的全球化;第二个……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今日观察文字稿-林书豪:点“球”成金 2012-02-23
· 今日观察文字稿-谁的“iPad”? 2012-02-21
· 今日观察文字稿-三评招工难:新生代为何会成“工漂族”? 2012-02-20
· 今日观察文字稿-对欧盟“买路钱”说“不” 2012-02-07
· 今日观察文字稿-银行:高利润应来自高竞争力 2012-02-0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