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这话说得一点不假,去年红透了半边天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在市场严厉的监管下开始了漫长的沉寂之路,然而就在开年后银行理财市场似乎缺少亮点之时,结构性理财产品重出江湖,并且凭借较高的收益水平,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注意。不过,业内人士提醒,高收益必定伴随高风险,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其产品本身设计也较为复杂,再加上当前犹如迷雾笼罩般的投资环境,投资者在选择结构性理财产品时务必要谨慎甄别。
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偏高
记者昨日查询银率网在售理财产品信息发现,近期各家银行加快了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节奏,而且与以往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多为外资行不同,近期中资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势头丝毫不比外资行弱,占比甚至过半,而且预期收益率也都普遍偏高。
以中国银行于本月21日开始发售的一款62天的理财产品为例,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高达6.6%,而相同期限其他产品的年化收益水平普遍在4%至5%之间。该款产品为看多黄金型,根据产品介绍,该款产品的挂钩标的为路透“XAU=”版面公布的每盎司黄金买入价格,如果挂钩标的在观察期内某个观察日曾等于或高于观察水平(期初价格
+70),则可以获取6.6%的年化收益率;而如果始终保持在观察水平之下,则投资者只能拿到3.10%的年化收益率。
汇丰银行近日发行的一款投资标的为股票的一年期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也达到了8%的水平。此外,其他几家外资行也都分别发行了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在14%—15%之间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去年收益现冰火两重天
其实结构性理财产品崛起并非一时之势,去年排名前十的理财产品中,实际年化收益率在12%至16%之间的就大部分为结构性理财产品。不过,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去年发售并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相差极大,收益最高的高达18%,最低的则只有零收益。
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发售并到期的收益率排名前十的理财产品,均是渣打银行发售的挂钩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其中一款挂钩银行股票的理财产品以18%的收益位居榜首。然而与此同时,在去年发售并到期的收益率排名后十名的产品中,渣打银行一款结构性产品则以零收益“光荣”上榜,剩余九款也均为各家银行发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其中,广发与平安的挂钩汇率产品均为零收益,中行一款汇率挂钩美元产品收益为0.1%,招行与中信挂钩石油的产品均收获0.4%的收益。
投资者需提防风险
对于收益水平频频上蹿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某股份制银行杭州分行资深理财师表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一般都很复杂,投资标的和投资方式也都比较独特,其收益水平并非单纯与挂钩标的的上涨或下跌成比例。投资者在选择结构性理财产品时,必须要对挂钩标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挂钩能源、贵金属或者指数基金的产品,那么就要对能源、贵金属价格的波动轨迹有所研究,避免以“对赌”的心态来购买理财产品。
而且购买此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应该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并且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承受产品到期后获得最低收益或者本金受损的风险。同时,还应清楚了解结构性理财产品表现最差情况下,收益情况以及该产品获得预期收益率时所需要符合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