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为王圪垯村的村民在农民公园里唱昆曲 |
在霸州市的一个普通乡村——王圪垯村,有600余年历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百戏之祖”昆曲,居然传唱了一百多年,并成了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这个村还保存有我国民间唯一能演出昆曲的业余剧团。
诞生于江苏昆山的昆曲,为何会流传到冀中乡间呢?
据说清末王圪垯村有个叫高森林的人,曾经在京城醇贤亲王奕譞府的昆曲班吹唢呐,水平高,名气大。后来醇亲王死了,昆曲班解散,他回到家乡,很多人慕名前往拜师学艺。于是,在这个冀中的小村庄,兴起了学唱昆曲之风,昆曲从王府走向了民间农村。高森林的儿子高翔玉,也从父学艺,后来成了北昆的著名艺人,享誉京、津、沪。
以前,王圪垯村人平日里种地、打鱼、织苇,农闲的时候艺人们就教徒弟一起唱昆曲。王圪垯村紧邻大清河与白洋淀,老一辈昆曲艺人们就坐着小船,在白洋淀的各个码头、村落之间辗转着搭班唱戏,有时候晚上戏台子就搭在船上。郭蓬莱、王树云、樊志清、邱惠亭等人都是当年北方昆曲的名角。王圪垯村的昆曲大都得自于这些北昆前辈艺人们的传授,尤其是邱惠亭,他是当年北昆荣庆社郝振基的学生,工武生,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曾在王圪垯村教戏十多年。
邱惠亭去世于上世纪80年代,在他主持下,王圪垯的昆曲红红火火了一阵子。文革前,村子里隔三差五唱大戏,年轻人去学戏,生产队还特批可以不劳动仍然记工分。那个时候村子里懂戏的也多,老一辈的人还活着,唱几十出的折子戏都没问题。
昆曲在王圪垯村的传奇与辉煌曾经一度失色,人们都忙着赚钱打工,村子里的年轻人也喜欢流行歌舞,不爱看老戏。没有接班人,村里再也演不来《青石山》那样几十人的大戏了,大多数时间只是老人们凑在一起过过戏瘾,最大只能演《芦花荡》、《夜奔》等几出小戏。
现在村里昆曲剧团的艺人们年龄大都在60多岁,最年轻的也45岁了,作为一项历史悠久、曾经为广大群众欢迎的艺术,村里的老艺人们期待有真正热爱这项艺术的年轻人继续着他们的事业。
他们的愿望得到了村委会的大力支持,村里把昆曲老艺人大都安排在农民公园工作,并出资买戏装、买乐器。村里的小学校还组织了十几名喜欢昆曲的孩子,利用周末的时间请老艺人授课。看来,老艺人们的梦想有望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