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边缘的希腊迫切需要财税改革,但希腊政治家却左右摇摆,迟迟不见行动;而在雅典街头,大规模民众抗议不断,甚至引发严重流血事件。这充分表明,希腊社会对改革的态度是分裂的,或者说,在普通希腊人眼中,当前以紧缩财政为中心的改革出现了“污名化”。
改革,本应是希腊经济的希望所在。至少在德国等欧盟主导国家看来,希腊只有厉行紧缩,方可能彻底摆脱债务危机,并有朝一日重拾经济增长。毕竟,希腊现在的负债率高达GDP的160%,属于不可持续的状况,如果不改革,国家破产,民众遭殃,当然,整个欧元区也会深受拖累。
但对普通希腊人来说,现在的改革,却是与负面消息紧密相连的。比如,为了获得国际社会的第二轮救援款1300亿欧元(约合1700亿美元),希腊被迫同意进一步削减33亿欧元(约合43亿美元)的政府开支,具体来讲,希腊私营部门最低工资将降低22%,养老金支出降低3亿欧元(约合4亿美元),此外,政府还须裁减1.5万名公务员。
希腊经济陷入衰退已有三年,失业率超过20%,其中,一半的年轻人没有工作,相当多希腊人的钱包已在前几轮紧缩中大幅缩水。新的一轮紧缩更涉及被认为是救命钱的养老金等民生项目。既然改革成了“砸饭碗、削工资、增税收”的代名词,也就难免希腊人会对改革充满怨气。
更让普通希腊人愤怒的是,他们成了改革的最大牺牲品。希腊富人也受改革影响,但还不至于陷入拮据;既得利益者盆满钵满后,则可能早将巨款转移到国外;无能的政客则甩甩袖子离开,还不大可能遭到追究。所以,对政府新的大规模“开源节流”举措,不少希腊人就愤怒回应:政府应去查查腐败分子、明星巨富的账户,而不应打那些为生存而挣扎的小老百姓的主意。
如果能居安思危,即在经济状况较好的条件下,审时度势进行改革,民众虽小有不满但不至于激烈反对,或许希腊就不会陷入严重危机。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已愈两年,在这两年中,如果希腊政治家有足够的勇气和承当,虽会遭遇较强烈的反对,但希腊仍有望通过改革避免危机恶化。但可惜的是,基于社会对紧缩政策的普遍不满,以及希图通过博弈获得更多国际援助,希腊政治家更多是以拖待变,虽承诺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很多改革不过是一纸空文。
于是,希腊危机就陷入恶性循环,越拖延改革,危机越严重,改革矫正的力度就须越大,民众反感就更加强烈。随着希腊将在四月份迎来大选,精明的政治家更不敢贸然“痛苦改革”,因为这种伤及民生的改革,某种程度上就是政治自杀。
但鸵鸟态度显然无法长久,因为希腊危机已没法拖下去了。为迫使希腊推进改革,德国等国不断加大压力,甚至放出不惜让希腊退出欧元区的狠话。债主勒紧绳索,希腊除了勒紧裤腰带别无选择。但这种外来的大棒,在某种程度上又加剧了希腊人对改革的反感。
在很多国家,改革也罢,变革也罢,革新也罢,基本都是作为褒义词,预示着更美好的未来。但在希腊,滞后的改革导致了危机的不断累积,最终使改革成了许多人的噩梦,政治家也在民意裹挟下进退两难。这是希腊的悲剧!但不管希腊社会有多么不满,改革还必须进行,希腊总理帕帕季莫斯就坦陈,如果陷入无序违约,希腊将面临失控的经济和社会困难,“希腊将被拖入衰退、动荡、失业、长期痛苦的漩涡,退出欧元区也近在眼前”。因为不改革,希腊将只会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