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华技术出口管制“牵绊”中美贸易平衡
|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志军
|
|
2012-02-17 作者:胡亮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
|
【字号
大
中
小】 |
在中美双边贸易中,贸易收支不平衡问题始终存在,并逐渐凸现,这种不平衡导致美方不断向中国汇率政策施压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高烧”。 高技术产品已经越来越成为国际间贸易的主角。虽然近年来美对华出口快速增长,但高技术产品远远滞后于农产品等商品,大大制约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志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政府对华采取“遏制”政策,进行歧视性技术出口管制,是制约美国对华出口,影响双边贸易平衡的主要原因。 中国经济时报:美方不断提出人民币汇率问题,把中美贸易的失衡归因于人民币被“低估”,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志军: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成为一个很敏感的问题,美方也不断向中国施加种种压力。其实,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统计技术方法的差异、其他国家生产企业转移到我国大陆从事加工贸易,等等。但这其中,美国政府对华采取“遏制”政策,进行歧视性技术出口管制,是制约美国对华出口,影响双边贸易平衡的主要原因。 中国经济时报:技术出口管制是美国保障国家安全、推进外交政策的常用手段。能否具体谈谈这种“歧视性技术出口管制”? 李志军:中美在双边贸易平衡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美对华的高科技出口管制问题也由来已久。 1979年中美建交,正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较大规模地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美国对华技术和技术产品出口由此开始。1979年至1990年,美国对华技术和设备出口不断增加,在中国技术引进国别地区排序(按合同金额计算)中,美国由第五位上升至第一位。上世纪90年代后,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美国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制裁措施中多项涉及出口管制,美国对华贸易逐步由顺差转为逆差。 中国经济时报: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奠定的信息技术为龙头的新经济产业结构,决定了目前美对华贸易优势集中在高新技术制造业。然而,美国政府在对华技术出口中却实施了严格的管制政策。一方面强调对华贸易逆差问题,另一方面又不放宽对华的技术出口管制,这样一种自相矛盾的管制令美国得失几何? 李志军:不同的对华出口政策,对双边贸易平衡影响很大。这种管制政策极大地限制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也对其在华进行高技术领域的投资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成为发展中美经贸合作关系的制约因素。 举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计划引进集成电路和程控交换技术及设备,由于美国政府的限制,使美国出口商失去了几十亿美元的贸易机会。最近几年,我国仍希望从美国进口电子元器件及其检测设备,遗憾的是美国政府的歧视性出口管制使美国厂商在我国市场失去了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 中国经济时报:这样看来,寻找两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利益平衡点,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成为摆在两国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你所认为的促进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李志军: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中美之间贸易产品结构是有互补性和互利性的。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主要是以纺织品、服装、鞋、玩具、家用电器和旅行箱包等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美国主要向中国出口飞机、电站及核电设备、汽车、化工、大型工程机械及电脑软硬件等能源、交通及通讯基础设施,以及粮食、棉花等农产品。 所以,只要美国政府放宽乃至取消现行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较大幅度放宽对华高技术及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允许美国进出口银行向中国提供软贷款或混合贷款,以支持美国企业增强竞争力,美国厂商就有能力在中国市场上多占一些份额。 美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与中国巨大市场、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相结合,就能给两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利益。应当说,这是实现中美贸易平衡的关键所在,也是扩大中美经济贸易合作的有效途径。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