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行业“规模化”、“员工化”和“品牌化”,是破解家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加快家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鼓励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税收减免等相关政策,但在微利的情况下,家政行业普遍存在小、弱、散的状况,员工制家政公司叫好却不叫座。
员工制:“愿景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业界普遍认为,员工制具有规范家政公司经营行为、为家政从业人员提供相应保障、破解当前服务人员流动过大和断岗频繁、提高服务质量等作用,但家政公司难以承受增加的保险等各种成本压力。有业内人士用“愿景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来形容员工制发展模式。
10多年前,天津市无忧家庭服务公司刚成立时就实行员工制,但几个月下来却由于成本高不得不放弃,转为以中介制为主、员工制为辅的公司。公司总经理金森虽然认为员工制家政是未来发展方向,但却依然不敢将公司完全转型为员工制。金森说:“仅保险费用就占员工制家政服务收入的30%左右,成本太高,而国家的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没有中介制的收入补贴,难以为继。”
天津一家行业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骎骎家政劳务服务公司总经理房娜也坦言,家政行业属于微利,要真正实行员工制最大的压力来自保险费用。
天津市妇联半边天家政服务业联盟秘书长刘娅说,实行员工制后,要适用劳动法,员工必须有法定假日、加班费,不符合家政工作的实际情况,还得承担工伤风险、各种保险、基本工资等,家政公司利润很低,无力承担。
天津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谭洪利说,这些企业难以承担的成本如果没有其他来路,将全部或部分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无疑将进一步推高当前已经较高的“保姆工资”,市场又难以接受,使员工制运营走入了曲高和寡的死胡同。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员工制主要还是面对高端市场,特别是涉外家政服务,这显然与国家希望“员工制”成为家政服务市场的主力军大相径庭。
鼓励政策:“蛋糕看起来诱人,吃起来无味”
为鼓励家政企业向员工制发展,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1年10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员工制家政服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但记者采访时却从业内人士口中得到这样的答案,“免税政策好比一个大蛋糕,看起来诱人,吃起来无味。”
首先,符合条件的企业很少,受惠面窄。按照规定,是对家政服务企业由员工制家政服务员提供的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而且必须同时符合多个条件。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由于保险等成本较高,真正的员工制家政服务员很少,而且有时难以分别核算。
其次,享受到免征营业税优惠好处的不少企业主营业务并非家政业务。业内人士认为,享受免税政策的企业大多是员工制实行起来较为容易、以物业和保洁等盈利性强的业务为主业的企业,而不是以国办发(2010)43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中所指的“为家庭提供多样化、高质量服务”的家庭服务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业界期待:“延伸免税范围惠及全行业”
众多受访家政企业呼吁,免征营业税显然不解饱,各种保险费用企业依然难以承受。目前占家政服务主要市场的是为老为小为残疾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希望政府将扶持员工制的家政服务业看作公益事业,给予员工制家政服务员100%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和按照公益岗位给予适当的工资补贴。
记者在调研中注意到,当前家政服务员主要来自农村,相当一部分更关心的是每月拿到手里实打实的有多少钱,至于能不能享受养老、医疗、失业三险往往不关心,特别是还要自己承担相应比例的费用,未来还面对异地转接的问题,更是觉得“吃亏”。另外,也不愿成为员工后受到公司的限制和约束,因此对员工制兴趣不大。
北京万寿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刘勇强也表示:“员工制,看对谁,很多进城务工的家政服务人员自由惯了,加之觉得家政是伺候人的行业,不想长干,也不愿意成为员工。”
谭洪利认为,由于家政服务业税负高、收益差,目前享受免税政策的面非常小,希望政府根据现实状况,完善并延伸免税范围,将免税政策惠及全行业。
刘娅说,由于家政服务企业的收入中绝大部分需要支付人工工资,至少应借鉴劳务派遣公司享受的政策,扣除人工工资后剩余部分上缴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