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过年在家待了四天,今天又要回新疆了。”山东省茌平县陶桥村村民陶树星略显失落的说,“三六九往外走,今天是初三,孩子也想早回去抓紧时间多跑几趟车。” 陶树星一边说着,一边拿手里的烟头去点挂在梯子边的鞭炮。“在外面打工的都在赶时间,今天周边庄户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都是家里有人要出门(打工)。” 陶树星的大儿子在新疆跑运输,据他透露,这是最近四年里,大儿子惟一一次回家过年。而前几年刚刚出嫁的小女儿,也和自己的丈夫一直在上海务工,一年只能回来一两次。 为了增加一些生气,陶树星一直将自己的外孙子留在自己身边。“现在孩子小,可以跟我几年,等到了上学年龄,也得跟他妈去上海念书。”陶树星一脸的无奈。“这也没办法,不能总守在老家,人往高处走嘛。” 像陶树星一样失落的家庭不在少数。每年临近春节,在农村地区,家人最大的期盼莫过于子女能够陪着一起过年。所以,春节往往会掏空大城市。当然,也会使一些一直很安静的小村庄陡然红火起来。不过,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空巢便又成了不少村子的主旋律,失落也便会爬上许多老人的脸颊。 甚至有一些家庭,过年都难得相聚。小李村60岁的村民李金贵和老伴同样有两个孩子,一个在铁路系统工作,一个在上海打工。“往年春节,至少有一个孩子回来,今年他们都在坚守岗位,一个也没有回来,现在想见见孙子都难。” 李金贵说,“看到其他人家的孩子们一个个从外地赶回来过年,我们心里也是空空的。孩子们也都想接我们去城里过年,但考虑到老伴身体不好,也就没有去成。好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小儿子给家里买了一台电脑并开通了网络,我们现在也学会了通过视频和孩子们聊天,经常看看他们的样子,也算过了个团圆年。” 在茌平县,许多村子都会面临这样的空巢问题。不少村子平时几乎没有“完整无缺”的家庭,大部分的青壮年都常年外出务工,留下年迈的父母看门护院,除了要替下一辈照看幼小的孩子外,还担负着农业生产的重任。 位于徒骇河岸边的郎庄村是一个拥有6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据村民孙立龙介绍,这几年村子里没有了往常的热闹景象,常年在家居住的多是老人和孩子。“郎庄空巢情况还算比较乐观,因为村庄周围也有几家规模不小的企业,可以吸收一些当地的劳动力就业。但是毕竟有限,加上收入并不高,往外走的年轻人还是越来越多。” 位于茌新河东岸的白庄村现在可以分为南北两部分,北边几乎全是老房子。走进一条胡同,令记者诧异的是,竟然全是荒废掉的宅子。而南边的一些新房子也未见多少生气:很多家庭都是祖孙两代人留在家里,老人包揽所有农活和家务,孩童出去上学;年轻劳动力几乎都外出打工,一年只回一两次。还有一部分家庭的子女因事业有成搬迁到城镇工作,父母却仍选择在农村居住。 村民白吉祥说,“宅基地是越来越多,老房子荒着,新房子建着,可村里常住人口却是越来越少。这两年出去打工的年轻人多,大家腰包都鼓起来了,很多人都在城里买了房子,留下来的都是些老人了。曾经热闹一时的村庄,如今只在春节期间才喧嚣起来,很多人家里只在春节才会全家团聚。” 村民白宁说,“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农村生活水平开始跟不上了,想要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只能外出打工。大家看到有人在外面赚了钱,也都开始纷纷出去。时间长了,在城里买房子的越来越多,村里的空巢也就随之增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