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在工厂,在农户家中,记者的足迹随着输电线路见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网同价让农村享受到能源普惠政策带来的好处,农网升级改造更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为农民电气化生活提供了保障。 在合肥市肥西县偏远的上圩村,李祖应家的情况可以说是中国农村现实的一个缩影。子女外出打工,老人留守家中务农是很多农村家庭的实际情况。一个空调的安装反映了子女的孝心,也体现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当然,这要以农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高为前提,正是农网改造和“户户通电”工程使这变成现实。对于国家电网而言,社会责任的落实不仅体现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更体现在对偏远农村地区用电保障上。 在山东夏津,“你用电,我用心”的承诺体现在了一张小小的电力服务路线图上,为快速服务和高效服务提供了指引。记者意识到,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不仅需要服务意识提升,制度创新和技术保障成为保证服务水平质量的动力和硬约束。正是在严格考核机制和技术保障下,电力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都被极大激发。 而在农电安全上,记者能感受到,几十年内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农民安全意识的淡薄和相关知识的缺乏,尤其是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老人和儿童的用电安全问题考验着电力企业的能力和智慧。印有安全用电知识的连环画、扑克、挂历成为拉近电力企业和农民的距离,是宣传用电安全意识和知识的有效途径。 未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发展,用电需求将越来越大,这对电力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怎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技术保障前提下,探索出一套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供电管理和服务机制成为电力企业服务三农的重点。浙江余杭村镇·电力服务共建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