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从13日召开的北京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获悉,北京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得到全面提升。据初步预计,2011年北京市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14700元以上,扣除物价因素,预计实际增长7%以上。
据北京市委农工委副书记高华介绍,2011年北京市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可实现130亿元以上,按可比价持平略增。在首都“菜篮子”工程中,北京市持续推进设施农业建设,2011年发展设施农业2.5万亩,总面积达到32.6万亩。北京全市58万亩基本菜田最低保有量落实到区县;新增基本菜田5.5万亩、建设10个千亩设施蔬菜标准园和10个集约化育苗场,超额完成政府实事工程。此外,区域合作不断加强,累计建设外埠蔬菜基地60万亩。
据了解,北京市2011年完成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工程年度任务30万亩,总数达到了85万亩。粮食全年总产达到120.5万吨,较上年增长4%左右。高产创建面积达到60万亩,小麦和玉米亩产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0.8%和74.6%。惠农政策全年共兑付粮食直补资金2.63亿元。顺义、房山区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除在农业生产上下大功夫外,北京市还在开拓农产品销路环节、农产品安全上多做文章,使京郊农业为保障首都农产品市场供应发挥了基础性作用。高华说,北京市全年农超对接果蔬销售量约占北京市场供应量的20%。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疫病防控方面,新增“三品”认证产品410个,全市有1514家企业的4271个产品获得“三品”认证,达全市农产品生产量的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