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标准普尔调降欧元区9国信用评级引起市场担忧,但最近欧元区的经济形势还算不错。
就在标普降级前,意大利和西班牙今年首次发债成绩不俗。西班牙发行了将近100亿欧元的国债,是原计划发行规模的两倍。意大利发行了总额120亿欧元的国债,12个月期国债中标收益率较12月份低了逾3个百分点。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欧元区初现企稳迹象。
2011年12月欧洲央行首度推出3年期再融资操作,以1%的固定利率向欧元区银行无限制贷款。523家银行在首次融资中就借了近500亿欧元的三年期贷款。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受到热捧表明银行用这些低息贷款用于购买国债套利。欧元区银行拿欧洲央行的资金买入国债,再交给欧洲央行作抵押,扩张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意味着欧洲央行变相开动了印钞机,曲线担负起“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就表示,欧洲央行的低成本融资正在帮助欧洲银行业,并支撑了欧元区的信心。此前,法国总统萨科齐已经对欧洲央行大加赞扬,就连标普也认为,欧洲央行近期所采取的措施提振了市场信心。
不过,德国却表现出越来越大的担忧。
在欧洲货币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德国人颇为得意的就是德国联邦银行基本就是欧洲中央银行的模板。自建立开始,德国联邦银行就从法律上确定了它不听命于政府的高度独立性以及维持货币稳定的首要或者说唯一的任务。德国对央行的这种设计源于对恶性通货膨胀和政府干涉货币政策恶果的极端恐惧。
在欧洲央行的设计讨论过程中,历任德国央行行长都强硬并顽固地坚持欧洲央行的独立性,并最终得以写入欧盟条约。条约明确规定,欧洲央行和各国的中央银行不得向欧盟请求对其工作方式进行指示,也不能接受指示。欧盟机构和各国政府有义务遵守这一承诺,不试图对欧洲央行施加影响。
而在货币和利率政策上,欧洲央行基本上也拷贝了德国联邦银行的做法。但欧债危机让德国的稳定文化受到很大冲击,欧洲央行面对愈演愈烈的危机,在现实与原则之间挣扎,其实已经悄然地放弃一部分原则来应付现实问题。在欧洲通胀率超过既定目标2%的情况下连续两次降息,持续购进债务国家的国债,加上三年期低成本融资,这些举措将欧洲央行的德国色彩冲刷得越来越淡,因此也让德国人越来越恼火。
去年底,针对市场对欧洲央行购买更多债务国家国债的期待,德国央行行长延斯·魏德曼就明确表态不支持这一计划。他形容“这就好比今晚再给一个发誓明天戒酒的醉鬼一瓶新酒”。他强调从历史经验看这么做的结果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但三年期低成本融资其实打开了另一道门,让欧洲央行还是打开了印钞机。德国人还真是有点无可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