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利用优良的光照条件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图为宁夏发电集团红寺堡光伏电站的太阳能电池板。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
自2010年国家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全国产业布局发生了巨变,各省份的产业力量消长不断,这给早已失去产业发展话语权的西北带来了希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已成为西北产业能否在全国崛起的最大机遇。
全国产业布局巨变给西北带来新机遇
近30多年来,由于东部经济长期引领全国经济发展,全国的产业重心已完全集中到了东部,占国家产业主导地位的钢铁、汽车、家电、轻纺、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大多数都位于东部地区,东部已牢牢地掌握了全国产业发展的话语权。西北除了凭借丰富的资源在能源产业中有些地位外,在全国其他产业中已日益沦落为配角。
而自2010年国家提出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后,新兴产业就成为了今后20年我国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谁能在新兴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谁今后就能在全国经济中有更多的话语权。这对于早已失去产业发展话语权的西北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机遇。
而且,此次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科研人才是各地能否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因素。西北拥有西安、兰州这样高校密集的地区,在科研人才培养和储备上有很大的优势。
据陕西省教育厅介绍,陕西目前共有统招毕业生高校102所,其中普通高校76所,成人高校12所,独立学院9所,军队院校5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100多万人。在陕西关中地区,每1万人当中拥有的大学生是285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6人,每1万人当中拥有的科技人员为60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人。
凭借着这些科研人才,西北目前在国家确定的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已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如高端装备制造中的航空产业,就是西北的优势产业。据调查,现在陕西的航空产业资产约占到全国航空产业总资产的1/4,职工占到全国航空产业职工总数的1/4强,陕西在飞机的研发和制造方面都具备了全国领先的力量。像位于西安阎良的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就是我国实力最强的大中型军民机设计研究院,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则是全国最大的大中型军民机制造企业。
有了这样雄厚的人才储备和产业基础,西北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就有了底气,很多经济专家认为,凭借新兴产业使西北在全国重新崛起并不是一句空话。
西北新兴产业取得重大进展
现在,西北五省(区)都已积极行动起来,不仅陕西、甘肃等新兴产业基础稍好的省份制定了具体规划,就连青海、新疆这样的基础较差的省区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
据了解,青海现已把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产业等在内的新能源产业作为该省新兴产业的首要发展领域。从2011年至2015年,青海将保持新能源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以上,到2015年,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
新疆则提出,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占新疆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新兴产业产值达到6100亿元,增加值22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据统计,2010年,新疆新兴产业仅占地区生产总值3.1%。要实现上述目标,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年内须实现数倍增长。
在这些宏伟规划下的指引下,西北五省(区)的新兴产业到目前为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尤其是甘肃酒泉境内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自2009年8月8日一期工程开建以来,已逐步建成迄今为止我国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电工程,成为国内新能源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志性工程。
总面积19.12万平方公里的酒泉市,其面积几近2个浙江省。境内的瓜州县、玉门市和肃北马鬃山地区一带因独特的喇叭口地形,在季风的作用下,形成了丰富的风能资源,被称为“世界风库”。当地俗语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国内风电专家组实地踏勘评审认定,这一区域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风能密度高,10米高度平均风能密度达397瓦/平方米,40米高度平均风能密度达639瓦/平方米;风向比较稳定;风电机组年有效利用小时数在2300小时以上;酒泉市可开发风能在4000万千瓦以上。截至目前,国内五大发电巨头华能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和中电投集团均已在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中圈画了自己的地盘。
抢占全国经济话语权需培育本土龙头企业
西北的新兴产业虽然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东部相比,发展力度还是相差很大。目前,东部的新兴产业不仅已全面铺开,而且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吸引国内外的人才,东部在新兴产业已形成了一批全国性的龙头企业。而西北不仅没有在全新发展的新兴产业中出现龙头企业,而且在原本有产业基础的新兴产业中也正在失去优势。
在陕西省发展的全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在2009年被陕西省列为“一号工程”。为此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出台了《陕西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振兴规划》,提出陕西省到2012年要建设西安、咸阳、渭南、商洛和榆林五个光伏产业聚集区,以及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两个半导体照明产业聚集区。届时,陕西省光伏产业要实现产值2280亿元,进入全国光伏产业第一梯队,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达到557亿元,培育过百亿元企业5-6家,过50亿元企业4-5家。到2015年,这两大产业的总规模预计将达到4200亿元以上。
然而,由于没有培育出全国性的龙头企业,陕西省扶持发展起来的的众多太阳能光伏企业绝大多数都为东部太阳能光伏龙头企业打工。去年全国的光伏产业出现了明显的回落态势,这使得陕西省一些太阳能光伏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陕西省2009年“一号工程”的规划事实上目前已成为了一纸空文。
更让人失落的是,西北一些原本有产业基础的新兴产业也正在全国失去优势,这在航空产业中体现得特别突出。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航空产业尤其是民用航空产业在全国重新进行了产业布局和力量调整,在这一过程中,陕西的航空制造业并没有进一步强大起来,反而天津、珠海、上海的航空制造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陕西航空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不升反降。包括大飞机、新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在内的全国性的航空产业龙头企业,现在全部被安置在了东部,陕西原有的航空企业开始为东部这些龙头企业打工。
西北不少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照这种态势发展下来,西北将再一次失去抢占全国经济话语权的机会。除非,西北能改弦更张,加紧扶持发展本土的龙头企业,不然西北在新兴产业中最好的结局仍将是为东部打工的配角。